8月13日至24日,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29名本科生在6名教师的带领下,前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参加一年一度的生物学野外教学实习活动。
在昆明期间,同学们参观了昆明动物所的昆明动物博物馆。该馆属国家二级博物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逾70万余号,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博物馆。经过博物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初步了解了云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特殊物种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特别是一些大型动物化石标本的发掘、制作和展示,给同学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昆明动物所期间,同学们聆听了施鹏副所长的报告,了解了动物所的发展历程和科研成果,特别是灵长类大科学设施的建设优势。施所长表示,非常欢迎同学们积极报考昆明动物研究所,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灵长类研究,以及活性多肽与人类疾病机理研究新药研发等。同时,同学们参观了动物所灵长类动物饲养繁殖基地和灵长类动物P3实验中心,与灵长类动物来了一次近距离接触,了解了有关猴类的动物饲养福利、食宿条件、一些特殊类群等。这是我院师生自2005年在西双版纳开展野外实习以来,首次参观该基地。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引种物种最丰富、专类园最多的植物园,也是集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野外教学实习活动丰富多彩。首先,同学们参观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支撑系统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实验室,了解了世界一流的大型仪器设备,如同位素质谱仪、碳氮分析系统、气质联用仪、MiSeq基因测序仪、扫描电镜等仪器的使用和功能。
其次,在沈显生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百竹园、藤本园和荫生植物园。百竹园是中国最大的竹子引种园,有许多珍贵的难得一见的竹种。在藤本园里,像锦屏藤、羊蹄甲、蒜香藤、眼睛豆、买麻藤等各式各样的植物目不暇接,马兜铃的传粉方式令人惊叹不已。在荫生植物园,荫生植物为了适应阴湿环境也是各出奇招,用深紫色的叶片提高光合作用速率,闭鞘姜螺旋盘曲的茎使得叶片像旋转楼梯散开以最大程度地接收阳光。这些有趣的活知识激发着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似乎对这些植物也感到更加亲近。不仅如此,沈老师还教会了同学们使用植物检索表鉴定植物的方法。
同时,沈老师还有意安排同学们参观蔡希陶博物馆,回顾前辈们当初在开辟植物园时的艰苦奋斗历程,一件件陈列的标本和旧物,更是让大家的思绪穿梭回到了那个将满腔热血融入这片土地的激情岁月。
实习期间,植物园的老师们还带同学们参观了许多专业园。从鲜花婀娜的百花园,俊秀挺拔的棕榈园,到千姿百态的奇花异卉园,凝结智慧的南药园,同学们穿梭在热带植物之间,感受着没有花蕊的软枝黄蝉的奇异,新型块茎类作物木薯的价值,会随着歌声舞动的跳舞草的有趣。
在植物标本馆,馆藏五十余万份热带植物标本。通过标本馆管理人员的讲解,同学们初步了解了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储存、借阅等程序。此外,大家还参观了稀有濒危特有植物种质库,在干燥间、中期储藏间和长期储藏间,零距离地感受了极端低温环境下储留种子的环境。
在沟谷雨林,同学们看到了板根、绞杀、老茎开花等现象,区分了歪叶榕和斜叶榕,看见了高高垒起的蚂蚁穴。对于老师的提问,热带雨林区别于其他森林的特点是什么?同学们从物种多样性、植物结构复杂性、附生现象、叶子特点等方面积极回答。这次对沟谷雨林的考察,让同学们了解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及特殊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意义。
在民族博物馆,大家了解了傣族同胞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傣家人民善于利用周围的植物来便利自己的衣食住行,同学们也被傣族群众的生活智慧所震撼。同时,民族博物馆也展现了西双版纳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从多姿多彩的植物到千奇百怪的动物,大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习期间,特别安排同学们参观了傣族园和傣族村寨。师生们在傣族园了解到了傣族群众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和建筑风格,参观具有傣家特色的织布工艺,观看了傣族的传统泼水节现场表演。
通过此次野外教学实习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理解了普通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同时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大家的团队合作精神,成为同学们大学生活里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