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4年06月12日
【环球网】中科大火灾实验室2024年“科技活动周”落幕

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根据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及中科院总体部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5月18日举办了2024年科技活动周。本届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本次科技活动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开放28个科普点,组织124个科普项目,开展13场系列科普报告,吸引逾3万名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社会公众前来参观。

本次科技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为中科大重要科普点之一,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通过科研平台与装置展示、现场解说、互动实验、网络知识竞赛、科普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为公众奉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大餐。

在水上报告厅,实验室副主任纪杰教授以 “火灾中的科学与趣味玩火小实验”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报告。他从汉字“火、灾、灭”的起源与火的紧密联系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火的双重属性——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又是潜在的灾难之源。纪教授回溯了人类早期的用火史、防火史,详细讲解了火灾中的典型火行为,如轰燃、回燃等,并用生动的案例和趣味实验揭示了其科学原理。


火旋风实验在大空间火灾实验厅震撼上演,志愿者详细介绍了火旋风的形成机理,之后对油盘点火,火旋风在“四面墙”结构中逐渐形成,旋转飞舞的火龙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在热烈的气氛中观众对火旋风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此外,志愿者还对实验仪器和大空间实验厅进行介绍,前来的参观人员纷纷表示,这次实验让他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的同时也对火灾科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蓝色火旋风作为本次活动的特别亮点,无疑吸引了无数目光的聚焦。与常见的火旋风不同,蓝色火旋风是一种特殊的火焰。火焰整体以蓝色为主,紫色为辅。其独特而迷人的外貌,激发了众多中小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慕名而来,专程到实验室参观这一别开生面的实验。


特种楼前,火云神掌、泡沫灭火、蜡烛小船、烧不破的气球和小型火旋风等新奇的小实验吸引了诸多前来参观的小朋友。在志愿者的讲解和细心指导下,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在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开设在特种楼一层大厅的VR体验区,参观者通过VR技术进入虚拟火灾现场,进行火灾逃生模拟、火灾隐患排查,沉浸式体验身处火场的自救之旅,掌握必备的逃生技能。


在特种楼二楼报告厅内,榕嘉高级工程师为前来参观的同学讲解了火灾和地震常见的避险误区、注意事项、科学地震逃生等趣味性的科普知识。实验室科普中心的讲座负责人李昱、于松洋为同学们讲解了火灾的发展阶段、逃生通道标识、灭火基本常识等火灾知识。

本次科技活动周,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为公众提供了观摩、了解以及感知科学世界的视听盛宴。本次活动不仅推动了我实验室科技创新成果的广泛传播,还通过科普活动将科学知识普及到民众之中,真正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与科普惠民活动的深度融合,为推进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贡献了坚实的科技力量。

原文链接: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I6na6igTof

  • 06.12
  • 06.12
  • 06.12
  • 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