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2年11月11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年秋季学期第二次研究生读书会

11月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秋季学期第二次研究生读书会在东区第二教学楼209教室举办,2022级全体硕士研究生参加,读书会由黄鹤老师主持。

此次读书会主要围绕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完成的四篇历史剧作品《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以及《郭沫若自传》第三卷和第四卷,老师和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

郑静雯从《棠棣之花》的创作背景出发,向同学们展示了剧中所体现的“死生大事”以及郭沫若对“暗杀”的否定,并指出了《棠棣之花》中“真诚”的政治美德和旧伦理的更新与扩展。施天天分析了郭沫若创作《屈原》的三大背景,介绍了故事梗概及贯穿五幕之中的两条线索,对情节进行了反思并指出了该剧所体现的借古讽今与民族团结和统一的两个主旨,并对《屈原》进行再评价。郭晓旭从时代精神视阈下解读《虎符》,她以“什么是虎符”为引,介绍了该剧的梗概,分析人物角色,指出要以《虎符》为例将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王菲在简要介绍了《高渐离》的背景后着重对文本进行了分析,以原文为基础对剧本进行再述,并探讨了剧本的主旨,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王岩同学进行了《郭沫若自传》第三卷《归去来》学习汇报,她对《浪花十日》《东平的眉目》《达夫的来访》《断线风筝》《到浦东去》和《在轰炸中来去》等篇目进行了分享,并从思想评价、流亡日本、解读历史和归国梦想四个角度阐释了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赵彩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郭沫若自传》第四卷《洪波曲》,她从《洪波曲》诗意题名的来源出发,简要展示了十六章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文本为证对内容进行了八个方面的分类,最后介绍了《洪波曲》的修订信息和相关评价。

活动最后,黄鹤老师对各位同学的汇报依次进行了详细点评。针对共性问题,她指出报告与论文要聚焦一个主题进行“剥洋葱”式的深挖与分析,同时阐述要逻辑清晰并符合学术规范。另外,黄鹤老师将此次读书会中涉及的相关主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结合,指出了郭沫若的文化实践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塑造人民文化以及国家文化话语权等问题,为同学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考与借鉴。

本次读书会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同学们阅读兴趣的培养,为同学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在鼓励大家多读书的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起研究生学术研究、思想沟通的桥梁,扎实推进学院良好学风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

  • 03.15
  • 03.15
  • 03.15
  •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