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12年12月04日
侯建国校长与2012级本科生畅谈通识教育与专业训练

12月2日上午,校长侯建国院士在东区大礼堂向2012级本科生作了题为《通识与专业——中国科大的传统与创新》的报告,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畅谈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训练的关系,解析中国科大的教育传统与创新。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鹿明主持,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2012级本科生及其辅导员、班主任参加了报告会。

 

 

侯建国首先结合自身经历,给同学们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科大学生的几个故事,通过三十年间大学生的对比,指出现在的“90后”大学生拥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广的视野,对大学教育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从大学出现开始,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就随着大学功能演变而不断发展,他希望通过这一主题报告,使同学们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待专业选择,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实践,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学识基础与专业素养。

 

 

侯建国说,在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大学创造知识的质量以及培养人才的数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但大学自身也在理想、质疑、挑战中不断发展与演化。每当人们在重大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挑战时,大学就成为人们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做事”(to do),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to be),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他通过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了通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以及通识教育与专业训练间的关系。他强调,通识教育的“通”并非百科全书式的“通”,而是跨学科、跨领域之间融会贯通的“通”。

 

侯建国还就学校三个不同时期课程设置的变化,指出“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始终是学校的教育传统,也是中国科大人才辈出的根本原因。当今,面对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科大更要承担起为中国培养科技以及其他方面领袖的历史责任。侯建国希望通过具有科大特色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打破“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宽厚数理基础、理性思维能力、科学创新精神、综合人文素养和国际化视野的“树型人才”。

 

最后,侯校长从四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希望:

 

一是正确看待分数。应试教育和愈演愈烈的分数崇拜已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希望同学们不要迷信分数,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二是学会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通过中美大学教与学的对比,希望同学们能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找准自己的方向,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传承和发扬科大精神。科大在创办初期就形成了“学术优先、育人为本”的风格和“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校风,沉淀了“敢为天下先”和“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取得了诸多第一和良好声誉,希望同学们能够传承和发扬。

 

四是学会包容和合作。他以晶体管的发明和产业化、崔景荣校友领衔的治疗肺癌新药克里唑替尼团队为例,希望同学们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培养锻炼自己的合作意识与组织能力,要有包容心,学会换位思考,在科研实践和合作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主题报告结束后,侯建国校长还与同学们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他就人文素质的培养、图书资源的补充、生活设施及服务的完善等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报告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同学们被侯校长丰富翔实的报告内容、精彩幽默的报告语言所深深吸引。

 

从2008年起,侯建国校长坚持每年都给本科新生做一场报告,今年是第五场报告。

 

(新闻中心、党政办公室 联合报道) 

  • 04.23
  • 04.23
  • 04.23
  • 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