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4年09月20日
勇担使命,不负韶华 以赤子之心绘就青春画卷——校长包信和在中国科大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勇担使命,不负韶华

以赤子之心绘就青春画卷

——在中国科大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包信和院士

(2024年9月20日上午 中区综合体育馆)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秋意渐浓,桂子飘香。今天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6岁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新同学成为中国科大人。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全体研究生新同学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深切关爱你们的亲朋好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岁月峥嵘,春华秋实。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写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史上光辉灿烂的绚丽篇章。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艰难求存,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代代有志青年在党的领导下,高举团结的旗帜,凝聚奋进的力量,一点一滴、一砖一瓦,创造了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宏伟事业,奏响了澎湃磅礴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你们生逢盛世,重任在肩,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负党和人民厚望,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国家之需,吾辈之责。中国科大的研究生教育有着光荣的历史。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面向国家的需求,迎着改革的春风,中国科大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研究生院,率先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国内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有7人都是中国科大培养的研究生。四十多年来,从同步辐射加速器,到合肥先进光源;从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的铁基高温超导材料,到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机器化学家“小来”;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到超越传统计算机极限的“九章”系列光量子计算机……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的背后都有着中国科大研究生同学们的身影。今天,你们正式成为光荣的科大人,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擦亮底色、发扬特色、永葆本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书写奋斗华章,绘就青春画卷。

同学们,希望你们擦亮底色,在攻坚克难中夯实知识基础。

钱学森先生曾经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里的基础课》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为我国培养尖端科学研究技术干部的,因此学生必需在学校里打下将来作研究工作的基础。”作为我校力学系首任系主任,钱学森特别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认为基础理论是摸索过程中的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哪一条或哪几条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亲自参与教学大纲的制订,亲自讲授《物理力学》和《火箭技术概论》,利用周末时间为学生补课。在中国科大,有很多名师专家躬身教学科研一线,同学们在课堂上就能见到一位位“行走的参考文献”。正是中国科大长期以来对于夯实基础的重视,涵养了科大人持续创新创造的不竭源泉,取得了学界和业界一致认可和点赞的一系列重大成果。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基础知识是科研链条的起点,地基打得牢不牢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只有脚踏实地,才能真正攀登上科学的高峰。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能够静下心、沉住气,在夯实基础中做到厚积而薄发,行稳而致远。

同学们,希望你们发扬特色,在理实交融中锻造过硬本领。

中国科大建校伊始,就创新性地实施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注重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建校之初的13个系,分别对应中国科学院的13个研究所。各系的系主任都是由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领导兼任。相关专业课程都是由研究所从事一线研究的科研人员亲自执鞭授业。科大学生可以到研究所参加课题研究,并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实践、撰写学术论文。六十多年来,这一模式不断发展优化,当前已经迭代为“科教融合、争创一流”的3.0版本。如今,中国科大与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院所共建8个科教融合学院,深度参与合肥国家实验室建设,与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与知名企业成立多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在中国科大,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就能接触到最新的科技成果,参与高质量的科研实践。理论和实践交融产生的“化学反应”,正催生出更加夺目的“科学之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科研的道路上,既要埋头苦学,又要抬头看路。只有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才能把科研落在实处,把学问融入现实。希望你们在一次次实验中学,在一条条数据中学,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在实践中求得知识、验证理论、锻造本领。

同学们,希望你们永葆本色,在科教报国中提炼人生价值。

拳拳爱国情,殷殷报国志。在共和国的璀璨星空中,有这么一群人焕发着夺目的光芒。今年8月17日,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大名誉校长的周光召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周光召曾因为国家需要三次放弃自己热爱的理论物理研究,先后投身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和科技事业管理工作,家国情怀成为他身上最厚重的人生底色。上周五,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表彰了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15位功勋模范人物,这其中就包括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两位科大人——王小谟和赵忠贤。作为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王小谟院士一生为国家战略所需求索不止、鞠躬尽瘁。他在艰苦的条件下先后主持研制出多款先进雷达,并系统谋划和推进了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自上个世纪末,王小谟院士就与中国科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和中国科大合作共建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成立了王小谟网络空间科技英才班。2020年,年逾八旬的王小谟院士又捐出自己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200万,设立了网络空间科技英才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中国科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极大地激励着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国家网络安全事业。赵忠贤院士18岁时被中国科大招生简章封面上火箭环绕地球飞行的图片吸引,从此开启了他科教报国的历程。在中国科大求学期间,赵忠贤以第一志愿选择低温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通过“所系结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接受科研训练,这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六十多年孜孜不倦的探索中,他对高温超导领域两次重大突破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使得高温超导的中国力量誉满全球。2013年,他领衔的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大陈仙辉院士合作的研究成果“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摘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桂冠。以王小谟和赵忠贤为代表的一代代科大人始终抱着自立自强的坚定信念,践行了爱国报国的铮铮誓言。

位卑未敢忘忧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爱国之情都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报国之行都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希望你们继承前辈的红色基因,把科教报国的理想信念内植在思想灵魂里,外化于实际行动中,用自己的青春之焰,一同照亮中华民族未来的天空。

以不息为本,以日新为道。同学们,希望你们夯实基础、加强实践,牢记科大人“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勇担使命,不负韶华,以赤子之心绘就青春画卷,在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中贡献属于科大人的青春力量!

最后,祝同学们在中国科大播种今天,收获明天,开心每一天!

谢谢大家!

  • 09.20
  • 09.20
  • 09.20
  •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