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3年07月18日
我校5位教授获2023年“科学探索奖”

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我校5位教授获奖。彭新华教授荣获“数学物理学”奖项;曾杰教授荣获“化学新材料”奖项;刘诚教授荣获“能源环境”奖项;石发展教授、张强教授荣获“前沿交叉”奖项。我校迄今已有15位教授荣获“科学探索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由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携手杨振宁、潘建伟、施一公、饶毅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设立。作为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十个领域,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腾讯基金会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并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获奖人简介:

彭新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武汉物数所,随后获得洪堡奖学金赴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08年获中科院人才计划择优支持回国。一直致力于自旋体系量子信息处理的实验研究,在量子算法、量子模拟,量子控制,量子精密测量等重要课题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对推动学科领域发展有实质性贡献的研究成果,如提出了量子-经典协同优化新方法;实现了绝热量子质因子分解算法,连续十年保持量子计算实验分解质因数最大整数的世界纪录;实现了李-杨零点、交错时序关联和拓扑相变等多个著名多体量⼦物理现象的首次模拟实验;提出了超高灵敏度磁探测新技术,创造了超低频段灵敏度世界纪录;开展了桌面式暗物质直接搜寻,突破了超新星天文学观测界限等。在Nat.Phys.、Sci. Adv.、Phys. Rev. Lett.等高水平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19篇。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1年,排名2)、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5年)、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杰出研究校长奖(2021年)等,研究工作曾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9年)。担任安徽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物理快报编委、量子电子学报编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编委等。

曾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讲席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长期致力于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的研究,开辟出“无机催化-生物催化杂合”系统,实现以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脂肪酸,提出动态限域稳定的“纳米岛”型催化剂设计思路。多篇论文发表在《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催化》、《自然·能源》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受到《自然》杂志专访,论文总被引用2万余次,H因子为75。申请中美专利共79项,出版书籍5部。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019)、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22)。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21)、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2022)。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2020)、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2022)、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2022)、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2019)、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2018)、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2)、《科技日报》评选的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022)。

刘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致力于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污染/温室气体国产超光谱立体遥感技术,在卫星载荷关键部件遭国际禁运的不利条件下,实现首个国产紫外可见超光谱卫星观测精度达到欧美同类最先进卫星的同等水平;研发了地基超光谱垂直遥感装备与算法,建立了我国首个精度达到全球总碳柱网质量要求的温室气体遥感站点。自主研发立体遥感技术的创新性与准确性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并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完成系统部署和整体应用,受邀成为生态环境部卫星中心的官方产品,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等20余家政府部门用于我国“降碳减污”实际工作,实现了北京冬奥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家重大活动的空气质量保障用国产卫星遥感来支撑。其研究成果打破了多年来高度依赖国外大气环境卫星载荷的局面,推动了我国痕量气体超光谱卫星遥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2) 、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1)、中国青年科技奖等科技奖励。未来研究将以“国家急需、国际引领”为目标,聚焦能源结构转型与“降碳减污”科技创新,计划在面向“降碳减污”的国产超光谱立体遥感装备与人工智能算法方向进行探索,推进我国自主可控的温室/污染气体天空地一体化探测系统建设,在未来五年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石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长期聚焦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发展微纳尺度磁共振谱学和成像方法技术,推进其在物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自主研制的系列前沿单自旋/单分子磁共振谱仪装备,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并取得系统性的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Method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负责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持续推动该方向技术发展和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项目、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项目、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青年项目、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因在单自旋量子精密测量及微观磁共振领域长期系统性的研究,团队和个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8年)、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22年)、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2017年)、国际顺磁共振学会青年研究学者奖(2017年)等。

张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际电联(ITU)“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主席、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2006年于中科大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2011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2011年回国入选中科院人才计划,终评优秀。长期从事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实验研究,实现测量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创下并持续刷新量子密钥分发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解决了量子通信中的现实安全性和长距离传输难题,为量子密钥分发网络奠定技术基础;实现百公里自由空间时频传递,稳定度达到万秒E-19,验证星地高精度光频标比对的可行性;自主研发性能国际领先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解决了量子通信中频率差异问题,摆脱核心器件对国外的依赖;实现无漏洞贝尔不等式检验,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器件无关量子随机数和器件无关量子密钥分发,被2022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背景文件引用。在包括Review of Modern Physics(1篇)、Nature(7篇)、Nature Physics/Photonics (11篇)、PRL/X(46篇)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60余篇,SCI他引8800余次,Google Scholar 引用15000余次,h-index为61。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物理学会的年度物理学重要进展一次,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两次。


人力资源部


  • 08.26
  • 08.26
  • 08.25
  •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