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0年09月17日
中国科大开发出可定量检测γ射线辐射剂量的亚克力树脂材料

γ射线,又称γ粒子流,是波长短于千分之一纳米的高能电磁波,可以通过原子核裂变或者聚变产生,穿透力强,对人体有致命杀伤力(例如核弹爆炸后的主要辐射源之一)。对γ射线的定量检测,在核辐射防控、国家安全、医学检测、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的许多分析方法都是基于γ射线的辐射电离效应,由可以发生电离的气体或固体、光电倍增管和电子仪器组成的设备是目前定量检测γ射线强度的常用仪器。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的张国庆教授团队发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缩写PMMA,一种亚克力树脂)或者聚氯乙烯(英文缩写PVC,常用于下水道塑料管材的一种工程塑料)在γ射线的辐射下亚克力薄膜中可以定量释放酸性物质。基于这个发现,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可用于检测γ射线辐射剂量的亚克力树脂薄膜传感器。该技术无需使用光电倍增管和电子仪器,可通过薄膜荧光颜色变化直接判断辐射剂量的大小。

该传感器本质上是一种对酸碱性敏感、但是辐照条件下稳定的喹啉类(例如大家熟知的羟氯喹也是一种喹啉类分子)蓝色荧光分子,将该分子包埋到亚克力树脂薄膜中,随着γ射线辐射剂量的增加,薄膜的蓝色发光强度逐渐减弱,红色发光逐渐增强,两处荧光强度的比值在较大的γ射线辐射剂量范围内(80 ~ 4060 Gy)符合线型关系,能够方便、定量并且廉价的检测γ射线。成果以“Quantifiable Polymeric Fluorescent Ratiometric γ-Ray Chemosensor(一种可定量的高分子荧光比色法γ射线化学传感器)”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材料工程技术类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并且申请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2010772134.0),后续国际专利的申请在进行中。

图1:PMMA亚克力树脂或PVC树脂传感器在γ射线的辐射下产生质子以及喹啉衍生物荧光变化的示意图。

为了验证γ射线辐照释放酸性物质的机理,研究团队在制备薄膜的过程中,加微量的酸会导致与受到γ射线高剂量辐射相同的效果。将受到γ射线高剂量辐射后的薄膜,加微量碱(三乙胺),则该薄膜的荧光发射峰与未受γ射线辐射前的荧光发射峰相同,验证了其响应机理。该团队也对喹啉衍生物的分子轨道进行了量子化学模拟计算,甲酸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

图2:(a)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射后,包埋荧光分子的PMMA膜,在365 nm的紫外灯下的发光情况(单位:Gy);(b)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射后,包埋荧光分子的PMMA膜的荧光图谱;(c)在较大的剂量范围内,发射峰红色区I585与蓝色区I468的比值与辐射剂量呈线性关系;(d)不同循环次数下,包埋荧光分子的PMMA膜的荧光图谱;(e)循环实验中,包埋荧光分子的PMMA膜的最大荧光发射峰的变化。

该技术可以廉价吨级量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检测伽马射线的辐射剂量时,这种化学传感器没有其他辅助的电子元器件,避免了在高剂量辐射下被损坏的问题,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非常有用:一种可以预期的场景是在泄露的辐射源附近用无人机空投这种一次性薄膜,通过机载激光进行远程检测,便可得知辐射源附近的核辐射分布。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在读博士生裴斌,该研究工作中用到的γ射线源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的60Co放射源,并且得到了科技部(2017YFA0303500)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75238)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13886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科研部)

  • 08.27
  • 08.26
  • 08.26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