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高校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彰显他们高超的教书育人技巧,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培养教育家型教学名师,在庆祝第36个教师节之际,由全省高校从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中推荐近两百名卓越代表,由省教育厅集中进行风采展示,广泛宣传新时代教师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凸现的良好形象和光荣事迹。
希望全省广大高校教师以这些卓越代表为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本为本,回归初心,回归本分,模范履行岗位职责,推进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高等教育工作新局面!今后,我们将通过各种形式展示我省高校教师教育教学光荣事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程艺教授、张增明教授入选卓越教学名师,陈泉、邵伟两位老师入选卓越教学新秀。
程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他曾是一名励志报效祖国的爱国青年,在海外完成学业后,于八十年代后期回国工作。
他曾是一名优秀的数学工作者,是九十年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
他也曾献身管理工作,担任过中国科大分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副校长,也曾是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学校,为安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唯独让他难舍的是教师岗位。
四年前,当他在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岗位上完成任期后,毅然辞职,回到母校,实现了从官员到普通教师的彻底转变。
四年来,他努力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悉心指导数名博士生,坚持为科大少年班和创新班本科生开设数学基础课程《数学分析》,每年工作量达到240学时,是科大授课时数最多的教授之一。
课堂上,他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守教师职业道德。他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不但以严谨的逻辑推理讲好课程, 还会把前人的创新思想,融汇在教学之中。他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选课人数年年超标,学生评价也始终位于全校基础课程的前列。他还精心编写大量学生课外阅研材料,为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拓宽视野,提高素养殚精竭力。
他和同事们通力合作,针对科大少年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围绕国家拔尖人才培养总目标,大力推动《数学分析》“分层教学”改革和尝试,出版了三册教材。他们的改革思路和成果已经融入到科大新的本科生培养体系,并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出色的教学业绩,他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
他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学院教授:程艺。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59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张增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增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组长,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安徽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多年来深入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构建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六级实验教学体系。开创研究性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导实验全过程。引入具有时代性、科学前沿性课题,将育人贯穿到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相长。
重视学科差异,积极探索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移,从科技能力向科学、社会能力培养的内涵式教学。积极挖掘大学物理实验的思政元素,将这些科学方法、爱国情怀融入到实验教学。
如何做到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物理实验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作为中心主任,张增明教授带头开发居家物理实验,提出了由疫情中的物理实验、实验安全、数据处理、居家实验、探究性实验、虚拟仿真实验组成的科大方案。通过线上指导,线下居家实验,师生互动,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多次在全国线上会议介绍、共享,推进全国高校开展居家实验。
积极推动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安徽省赛,通过连续两年省赛的举办,激发了省内兄弟院校的参赛热情。
主讲的《电磁学》课程注重实验与理论的结合,通过实验现象引入知识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独力思考、创新思维。
张增明教授正带领中心员工打造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平台,为立德树人努力工作。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0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陈泉
25岁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远赴美国顶尖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虽身在异乡,但心系祖国。2011年,29岁的她毅然回到母校,成为当年优秀人才引进中最年轻的女性,她就是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泉。
九年来,她坚持价值引领,恪守师德规范,除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外,还承担大量科研工作,形成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教学和科研成绩获一致肯定,被学生选为“讲课最好的老师”,获评“安徽省教坛新秀”,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主讲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子水平的生命科学理论,她收集整理了大量视频动画,让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理论知识贴近生活;为促进师生互动,激发课堂活力,她积极探索翻转课堂、微课、雨课堂等多元化智慧教学手段,这也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体验;为应对教育国际化挑战,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拔尖人才,她还承担了学院首批全英文专业课程《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任务。
她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曾获“全国高校生命科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三届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竞赛”三等奖;“中科大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此外,还获得“张宗植青年教师奖”、“海外校友基金会优秀教学奖”等殊荣。
她坚持与时俱进、科教结合的理念,一线科研成果显著,在《自然·通讯》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二十篇。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多项科研项目资助。她将最前沿的科研进展带回课堂,与传统知识有机融合,引领学生以科学研究的视角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2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邵伟
邵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 2019年安徽省教坛新秀。
主讲“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之色谱分离技术及大型仪器的使用,如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等,这类大型仪器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但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重要的用途,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如三聚氰胺的检测、塑化剂的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检测等。由于大型仪器价格昂贵,结构复杂,邵伟团队制作了教学模具,还开发了系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仪器内部的结构、掌握仪器工作原理。邵伟老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自主设计开发的“大型仪器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获2016年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一等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实验教学面临严峻挑战。邵伟老师以气相色谱仪实验室为直播授课场景,教学中灵活运用“虚实结合”模式,穿插演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效引导学生体验和操控虚拟仿真实验。同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穿插数十个问题与学生在线实时互动,学生参与度高,屏对屏的在线教学效果达到甚至好于面对面授课效果。
教学之余,邵伟老师致力于科普工作。在《大学化学》科普特刊发表5篇文章。主持微信公众号“化学科普园地”,每年撰写数十篇原创文章。带队获2019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二等奖,科普视频“碳量子点回忆录”获2019年安徽省优秀科普微视频,有关新冠疫情防控的科普文章素材被六安市人民政府用于制作防疫宣传册。
http://video.fy.chaoxing.com/video/detail_5464_0.html?webType=1&&prefix=v132822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