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新闻博览

2020年05月08日
我校荣获多项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近日,第23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援鄂医疗队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我校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曹志敏和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双聘博士后研究员周永刚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援鄂医疗队是由呼吸、重症、感染、检验、院感管理等学科组成的专业医疗队,其中共产党员75人,35岁以下党员数49人,35岁以下青年数102人,团员数30人;医生37名,护理人员117名,年龄最小队员仅23岁。医疗队自带ECMO、呼吸机等设备,前往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武汉市太康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等重点疫情收治医院参与救治工作。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不顾个人安危,克服身体疲劳,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确保所有队员“零感染”,得到受援医院和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了“安徽力量”。

曹志敏同志于201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进入安徽省立医院工作。在临床护理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练就了过硬的技术本领,熟练掌握呼吸机、血液净化及ECMO等专业技术,是科室的护理骨干。作为安徽省立医院移动ICU成员,多次参加医院及其他医疗系统组织的应急活动。新冠肺炎爆发以后,他主动报名请求支援武汉,并作为安徽省首批援鄂重症护理组成员加入武汉抗击疫情的队伍中。1月27日至3月26日,一直坚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抗疫一线连续奋战60余天。工作期间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工作,乐于奉献,多次参加危重患者抢救。他主动申请加班,为身体不适的同事争取可贵的休息时间。武汉抗疫期间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加入安徽援鄂重症护理组临时党组织,积极推荐年轻同志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建设出谋划策。

周永刚博士后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抗击新冠病毒应急科研攻关团队核心成员,主动请战,跟随魏海明教授将实验室前移到一线医院,通过对33例新冠肺炎病人血液30余项免疫学指标的全面分析,初步发现和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肺炎“炎症风暴”的关键机制,并参与制定“托珠单抗+常规治疗”的中国科大救治方案和临床研究注册,撰写的科研论文在《国家科学评论》杂志发表。该方案已纳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先后在安徽、湖北武汉开展临床应用,并获得意大利、德国医生等国际关注。他在NK细胞免疫学研究方面保持连续性科研工作进展,已在Immunit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篇,受理发明专利两项。

“安徽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授予安徽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旨在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反映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此次评选产生常规类个人20名,抗疫类个人46名。

共抗疫情,爱国力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全校广大青年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投身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组建以社区(村)青年志愿服务为主体的青年突击队,在社区(村)防控阵地上从事登记出入人员信息、测量体温、帮助隔离居民、张贴防控知识明白纸、站岗巡逻、咨询劝导等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履行好联防联控排查员、信息员的角色。共有122位青年志愿者扎根基层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658.5小时;组建一对一守护附属第一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学业辅导突击队,为前线医护人员守护好大后方;开展公益课堂,为全国800余名初、高中生线上直播进行学业答疑解惑,累计志愿时长近1000小时。他们坚守岗位,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爱国是青年最可贵的品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此次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广大青年的优秀代表,是全校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新时代科大青年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远大志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让青春在磨砺中出彩,让人生在奋斗中升华。


(校团委)

  • 04.22
  • 04.22
  • 04.22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