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副总裁陆国宏(Kou-Hung Lawrence Loh)博士一行,在完成与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高速电子集成电路与系统联合实验室”签约与揭牌仪式后,应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及微纳中心执行主任林福江教授的邀请,在电四楼310会议室为科大师生和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带来了一场代表当今集成电路设计最前沿技术之一的题为“串行解串器技术简介与前景”精彩讲座。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带宽需求越来越大,数据在设备间和设备内芯片与芯片之间传送的速率越来越大,传统的高速数据的并行传送方式基本都被串行传送方式取代,芯片与外部或网络进行数据交换必须采用串行解串器这一核心技术来实现。
在本场报告中,陆博士指出,串行解串器几乎应用到所有有线与无线通信的各个领域,从USB,PCIexpress,SerATA,兆比特以上的以太网,到移动终端中MIPI定义的DigRF,CSI,DSI和LPDDR3等等。此外他还给出几个令人震撼的数据,就是网络技术规模发展到今天,功耗成为了最为重要的课题,人们在终端键盘上一个简单动作,全球需要消耗100亿瓦,相当于30座核电站的发电总量。陆博士在报告中还给出了一个新颖的参数:100Gbps米,也就是说数据传送速率与传送线路长度的乘积与传送线路长度基本成一条下降的直线,在这条线之上,数据传送基本上需要采用光媒质传送,而在这条线之下,数据基本采用铜介质来传送。

利用传统CMOS工艺实现低功耗串行解串器,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高速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陆博士希望同学们踊跃加入挑战这一难题的方向中,实现人生价值。
陆国宏博士的报告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针对报告内容进行了提问与咨询。陆博士对大家的提问一一做出了解答。
陆国宏博士是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负责公司的研发、工程以及各产品系列的技术发展。他也是联发科美国地区和联发科无线公司的总裁,负责公司在欧美地区的运营。陆博士最初在IMP公司做电路设计,后来加入了美国凌云逻辑,主要负责模拟集成电路的工程。1998年,陆博士创立了Silicon Bridge公司,和众多知名半导体公司联合领导了许多的模拟/混合信号集成芯片的开发项目。陆博士于2004年加入联发科技,此前,他已经在磁性和光学存储器读写通道、高性能模拟滤波器、固态指纹传感器、高速SerDes及物理层收发器等领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陆博士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在模拟/混合信号集成芯片领域发表/合著了几十篇科技论文和专利,曾受邀到许多国际会议做过专题演讲,从2005年起连续5年在ISSCC技术委员会任职,并担任全球半导体联盟董事会的成员。
(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