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中科大“阅壤”展:月壤研究和艺术跨界会和
新华社客户端合肥4月18日电(记者栾若卉)比面粉还细的月壤颗粒呈什么形态?内部结构如何?研究月壤的科学实验室在用什么样的设备?17日,《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站在中国科大现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由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们通过对月壤进行显微成像和数据融合,创作的显微摄影、艺术装置、音视频等多形态科技艺术作品。
展出的作品《见微知著——月壤颗粒背散射图像》《月上映浪》(受访者供图)
展览由中国科大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策划,分为“月壤研究成果科技艺术作品”、“人类探月文献美育体验”、“万人赏月互动影像”三个部分,以艺术形式展现和传播月壤科研成果,将持续至4月24日。
2020年底,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本次展览即是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为研究对象。
作品《科学之美——in the lab实验室摄影作品系列》(受访者供图)
科学与艺术,在山脚下分手,在山顶上会合。中国科大博物馆馆长、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履生教授说:“艺术家和科学家虽采用了不同的视角和方式‘阅壤’,但都基于对天文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对未知世界的不懈追求。”
展览作品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个研究月壤的科学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IN THE LAB科学摄影小组联合创作。
“策展时,团队在商议、思考如何将美育和科普进行融合。”展览策划与研创团队成员、中央美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书记陈晔介绍,展览邀请了不同知识结构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通过多媒介、新技术手段进行共同创作,将科学研究成果,用通俗、互动的艺术语言传递给观众。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频道 2023-04-18
https://xhpfmapi.xinhuaxmt.com/vh512/share/1146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