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6年08月06日
【半月谈】探索微观世界的“国家队”

——走进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

 

成立13年间,成果12次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3项重大突破中占据2项;国务院授予的8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占据2项;1次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1次入选国际物理学领域年度重大突破之榜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下简称“微尺度实验室”)经过多年来的拼搏创新,取得了一系列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原创成就,成为微观物质领域当之无愧的科研国家队。

 

量子世界的中国力量

 

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英国著名的《新科学家》杂志在其《中国崛起》专刊中,对微尺度实验室在量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过去,合肥最著名的是豆腐和麻饼;现在,他们正在改变这一切,他们已经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甚至整个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到量子计算界的图谱中。”

 

微尺度实验室研发的以量子保密通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经在60周年国庆阅兵和党的十八大等重大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12年,微尺度实验室在合肥建成全球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另外,实验室还在北京建成首个金融信息量子通信验证网。目前,实验室正承建国家发改委立项的国际上首个量子通信实用化重大工程——国家“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

 

微尺度实验室成立十多年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系列创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多种体系量子调控、高温铁基超导、量子通信及其重大应用、新物质新材料、生命及其交叉科学、高精尖科学仪器研发等领域的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量子通信和高温铁基超导两项基础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入选“十二五”期间我国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三项重大突破。

 

呵护科学家创新原动力

 

微尺度实验室对所有课题组采取中、长周期的考核和评估,保证研究人员能坚持开展周期长、前瞻性强、挑战性高的研究内容,这是重大科研成果频出的重要原因。

 

与很多学术单位通行的数论文、算经费的考核方式不同,微尺度实验室实行的是弹性考核,只要求科研人员进行3年至5年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对研究人员每年应该争取多少科研项目和经费、发表多少科研论文、取得多少发明专利等,一概不提硬性指标。这一做法坚守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拒绝浮躁功利,呵护科学家的创新原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陈仙辉教授自微尺度实验室筹建之初,就一直从事高温超导和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研究工作。直至2008年,他终于在铁基超导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率先在世界上突破了铁基超导材料超导温度的麦克米兰极限,成果入选2008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004年从国外回来的董振超教授,主要从事单分子发光研究,这个工作需要自行研制非常精密的实验装备,研究周期很长。“实验室长达6年的支持和耐心等来了董振超的突破。”微尺度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罗毅说,2010年,董振超成果频现,多篇文章发表在《自然》等杂志上,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学拉曼成像。这一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名单。

 

“我们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是科学家们沉寂多年,潜心研究才获得的。”罗毅介绍,与中长期考核相配套的是不定期评估。实验室组织国际学术咨询顾问委员会,不定期对研究工作做整体评估,并确定不同时期应该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激励学科交叉,瞄准最前沿

 

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合作,将物理学方法应用到生物学上,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科学界评价说:“他们是相异的一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漂亮的默契,正像DNA链中的互补碱基一样……他俩的合作是生物学与物理学互补的最佳典范。”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常常涉及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近百年间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00多项成果中,约有一半是多学科交叉取得的。微尺度实验室成立之初,即确定了以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认知科学及其交叉为主的科研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了以多学科综合为特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领域为导向的新型实验室。

 

近年来,微尺度实验室产生的重大成果大多数都涉及物理、化学、电子、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的两两交叉或多个交叉。罗毅告诉半月谈记者,实验室创新激励机制,比如在制定或安排装备申报、课题申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不同研究组联合申报用于重大战略需求或交叉创新研究的项目;对跨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给予经费资助。

 

微尺度实验室杜江峰团队近年自主研制的自旋磁共振实验装备,将磁共振探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提升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基于自旋磁共振的量子度量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从跟踪前沿,到引领前沿,第一步就是要实现从购买仪器到自主研制仪器的跃变。”杜江峰说。

 

微尺度实验室实行研究人员实验室-学院双聘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和院系在科研教学方面的融合、互补和双赢。罗毅介绍,实验室80%研究人员为双聘人员,其人事关系仍可保留在院系中,研究成果则由院系与实验室共享。“这种方式打通了实验室和学院间的壁垒,解决了实验室人员的退出机制。有的人从院系来到实验室,但可能不适合做交叉研究工作,在3年合作期满后经评委会考核,如果研究水平、创新度不够,他们可以回到院系去任教,这就使他们有了退路。”

 

双聘制有力地支撑了交叉人才的培养。交叉学科人才不适合在学科单一的院系进行培养。微尺度实验室鼓励研究人员到院系任教,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讲授给学生,同时接收本科生到实验室各研究组实施大学生研究计划,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还与少年班学院联合办学,获批“教育部交叉人才培养实验区”,旨在探索出一条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途径。

 

2016-08-05 作者:蔡敏 詹婷婷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sz/szkj/201684/205518.s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