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6年07月14日
【安徽日报】在宁静中仰望科学星空

陆朝阳、陈宇翱、秦礼萍……近年来,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优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高层次青年英才“落户”,孕育并产生了诸多举世瞩目的科技成果——


 

在宁静中仰望科学星空

 

本报记者 桂运安 本报通讯员 刘爱华

  

前不久,中科大80后教授陆朝阳入选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出的十大“中国科学之星”,被誉为“量子鬼才”。 2015年,陈宇翱、陆朝阳所在量子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4年,陈宇翱荣获“菲涅尔奖”;同年,秦礼萍获得欧洲地球化学学会豪特曼斯奖。 2013年,雷久侯获得首届空间天气科学青年创新奖……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中科大教授、国家“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入选者。在中组部前七批“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中,中科大共入选146人,总数位居全国第二。这些青年才俊为何选择在中科大做学问?

 

这里有一张安静的书桌

  

为什么选择中科大?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雷久侯的回答很简单:纯粹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就像树木成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很多归国研究人员回国前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适应国内的学术环境。

  

雷久侯与中科大结缘,是从 “偶然”到“水到渠成”。 2010年前,雷久侯与中科大并无交集。那一年,他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科罗拉多大学工作。 2010年,该中心接收了一位中科大访问学者。同是中国人,又有着相同的研究领域,俩人很谈得来。在一次聊天中,该学者建议雷久侯到中科大工作,说“科大适合安心做研究”。2011年,适逢中组部启动“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申请之前,雷久侯恰好到中科大访问。 “一见倾心,中科大与我在美国的研究环境很像,校园不大、沉静、不浮躁。 ”经过深思熟虑,雷久侯拒绝了其他高校的邀请。

  

纯粹的学术环境,体现为对学术的尊重。“落到实处就是提供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无障碍的学术合作、以学术为中心的资源配置。 ”中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窦贤康说。

  

学科交叉是中科大的特色,也是建校以来一直坚持的做法。雷久侯对此感触很深,也受益良多。雷久侯从事的是空间物理研究,对高层大气带电粒子的实地观测需要发射火箭或卫星,实验成本高、难度大,实验室空间等离子体研究则需另辟蹊径。而凭借一己之力,建设实验室的难度很大。 2013年,雷久侯与中科大物理学院从事等离子体领域研究的曹金祥教授合作,联合建立中科大空间等离子体实验装置。如今实验装置已初步建成,并成功获得一批最新的实验结果,部分成果已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等著名期刊上发表。

  

2012年,袁军华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并从哈佛大学回到母校物理系。而在他还没回国之前,已经开始购买仪器、着手建设自己在中科大的实验室。由于“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配套经费的落实有个时间差,如果等经费完全到位,可能会浪费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实验室建设不能等,怎么办?中科大为青年人才提前开辟“绿色通道”,预先将钱“借”给他们。“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校内办事都很方便。 ”袁军华说,友好的财务等人才支持系统,让刚回国的年轻人不用分心于日常的繁琐事务,而将精力全部投入科学研究。

  

“科大很注意培养年轻人,这是科大永葆活力的重要原因。 ”窦贤康说,在科大从来不会按资排辈,学校会按照教学和科研上的成果,对老师进行评估和激励。

 

柔性考核替代硬性指标

  

一所大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儿?仅仅有颜值(好的办学条件)、有担当(优秀的学术成果)还不够,还得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大学的文化环境就像树木生长的土壤,营养丰富才能枝繁叶茂。

  

最近,有一则轶事在中科大人的朋友圈里传播很广。在6月初举行的中科大第三届学术交流会上,中科大化学学院教授、“长江青年学者”吴长征答辩完,校长万立骏院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是吴长征“并不领情”,他立即请校长收回评论,坦言“经不起捧杀”。这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而这正是中科大学术环境的体现——自由、民主。

  

“小而精。 ”这是中科大物理系教授张榕京对中科大的评价。 2013年,张榕京结束在哈佛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工作,跟随丈夫袁军华来到中科大。 2014年,张榕京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对从小生活在中国科学院大院的张榕京来说,对中科大早有了解。“科大被誉为中国的加州理工学院。 ”张榕京说,两者很相像,规模不大,但都成果卓著。

  

“不打扰”,是自由文化环境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有其内在规律,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和滋养,硬性的考核指标往往会伤害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在中科大,关于业绩的“硬性考核”却有着合理的求解:“柔性考核”。对高层次人才,学校只是通过学术交流会对他们3~5年的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不作计公分式的硬性考核。

  

“柔性考核”会不会产生惰性?“当然不会! ”首批“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入选者、中科大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黄方说。在回国第一年,黄方课题组没有一篇学术论文产出。 “我心里并不慌张,出成绩是迟早的事。 ”2011年起,他与地球物理专业吴忠庆教授合作开展量子化学计算同位素分馏系数的工作,很快就在交叉学科方向打开局面,几年来已发表多篇有影响力的论文。

 

贴心服务解除后顾之忧

  

对于归国人员来说,除了科研环境、学术氛围的适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因素的考虑。

  

2011年刚到中科大,学校为雷久侯准备了一套刚刚装修过的周转房,雷久侯进去后发现,新装修的房子有些味道。由于担心年幼孩子的健康,他跟学校提出,换一套旧点的房子。提出要求的第二天,学校就为他解决了。 “我们尽可能做好后勤服务,解决科研人员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地做科研。 ”中科大人力资源部部长褚家如表示。

 

 回国那年,袁军华、张榕京的儿子刚上小学二年级,而在美国出生和长大的孩子,看不懂也听不懂中文。上课时,孩子看到老师嘴巴不停地动,就是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孩子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落差。夫妇俩非常着急,但科大附小的老师们对孩子很照顾,他们特别为孩子定制了学习计划,并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如今其成绩在班里已是名列前茅。

  

花“大力气”引进的人才,发挥的作用到底如何?黄方认为,“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带来一些欧美名校的前沿知识和先进理念,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海内外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突破学科研究方向的障碍,增加学校的竞争力,一举多得。黄方不仅给本科生开课,还主动承担一届本科生班主任的工作。无一例外的,“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计划人才大都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

  

在褚家如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科研条件和经济条件比不上欧美国家,国内流失很多人才。近年来,随着国力不断提升,科研和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国家实施的相关人才计划使大批英才 “回流”,对于提升国内科研水平功不可没。 “这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敬业、谦逊、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责任放在心间。 ”褚家如表示。

 

安徽日报2016年7月12日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60712/article_34645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