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7年03月01日
【中国广播网】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为何落户安徽?

央广网安徽频道2月28日消息(记者 孙叶)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因此,“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合肥综合性科学中心的获批,再合适不过了。

  

基础: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装置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

  

同步辐射、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这些大科学装置可谓科技界的“大腕”,它们都落户在合肥。正在建设中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完成后,将连接中科院量子科学卫星,形成国际首个星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具有与未来互联网、量子通信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空间探测网链接融合的技术和地域优势。

  

合肥拥有雄厚的科教水平和研发实力,拥有54所高等院校,近1000个各类研发机构,建设并运行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10所新型研发和协同创新平台。

  

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智能语音、磁约束核聚变、功能材料等领域,合肥都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在合肥,聚集了两院院士82人、院士工作站25家,各类人才总数130多万人,研发人员比例、每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合肥还拥有特色鲜明的高技术产业集群,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6户,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2.2%,战略性新型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0%。

  

合肥的创新发展环境优良,我省是首批国家创新试点省,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合肥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正在积极创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创新示范城市。

  

历程:2015年底即启动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合肥启动早,期间一直在积极争取。”作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获批过程的见证者,范观兵看到了合肥为争取获批所作出的努力。

  

2015年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合肥配合省发改委、省科技厅、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科大等单位启动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后来经过多轮修改完善,于2016年5月上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期间也经过了多次的协调与内容调整。

  

2016年11月,合肥市配合省发改委、省科技厅对《建设方案》再次修订,并于2016年12月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使命:为中部区域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科学中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合肥城市能级的全面提升,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引领带动全国创新驱动的发展,并将成为国际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

科学中心”第一位的特征,就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科学中心”的核心目标是围绕国家使命,通过突破重大科学原理和核心前沿科技,提升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提供重大支撑。

  

“我们需要从更高层面去理解合肥综合新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使命。”范观兵表示,根据《建设方案》,“科学中心”不仅将产生世界级的重大科技成果,还将在相关科技领域国际领跑;不仅推动合肥、安徽省的科技发展,还将带动国家整体研究水平提升,为中部区域乃至全国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同时,这里还将成为“人才洼地”,集聚来自全球顶尖的科学家、一流科研人才队伍。

 

http://www.cnr.cn/ah/zt/kxzx/bwzz/20170227/t20170227_523623573.shtml 

  • 04.16
  • 04.12
  • 04.12
  • 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