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7年04月24日
【新安晚报】创新力量助安徽腾飞

总书记视察安徽一年来,越来越多人投入科技创新浪潮,为我省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如今,安徽的发展不断被注入科技创新的动力。(资料图片)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合肥与“安徽创新力量”亲密接触后,激发了科技精英一年来“愉快创新”,并做出了很多科技创新成果。而总书记对于“安徽创新”的鼓励,则激励更多人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浪潮中来,为安徽的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创新的动力。
  

“静电纱窗”将灰霾阻挡在外
  “如果不是习总书记来到安徽视察,我可能不会选择合肥。”位于中国科大先研院的安徽库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虎日前告诉记者,去年春天,当团队为创新创业的落脚点犹豫未决的时候,恰好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大先研院观看安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的新闻,“这促使我们来到合肥,加入安徽创新的队伍。”石虎记得,总书记在中国科大先研院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是一片创新的天地,“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现在看来,选择合肥的决定没错。”
  

来合肥之前,石虎的团队是在深圳,研发的方向则是室内空气净化防护系统以及防霾窗解决方案。针对近年来雾霾污染严重的现象,他们转化了“基于静电场失衡对空中悬浮带电颗粒单引单斥技术”,并应用于防霾窗。记者看到,这种防霾窗利用静电失衡的原理,可以阻止空气中的雾霾、微尘、花粉进入室内,“就通过一扇纱窗,不仅让室外的灰霾进不来,还能让室内的灰霾被吸出去。”
  

石虎说,一开始有人建议他们说,北方雾霾污染更加严重,市场更大,建议他们去天津,“天津也邀请了我们,但是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合肥。”石虎说,来到合肥后,确实感觉这里就像总书记说的,是一片创新的天地,“我们被列为先研院重点孵化单位,高新区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政策和支持。”更让石虎感到“创新愉快”的是,他们在合肥不缺创新的伙伴。“这里有高校,让我们可以和中国科大的团队一起合作;这里还有不少无私的兄弟公司,比如有一次我们需要用3D打印来做一个模块,时间很急,隔壁的公司立马给我们提供了,这让我们很感动。”
  

桥梁养护用上爬壁机器人
  创新驱动发展,既体现在研发出新的创新成果,也体现在创新成果的使用上。4月21日,在对市政桥梁的日常管理养护中,合肥市蜀山区就首次请来了“机器人大夫”,比以往的人工检查更安全、更科学。
  

记者在怀宁路与清溪路交口的怀宁北路桥看到,一个立方体的黑色机器人慢慢沿着桥墩向上“爬行”,盒子顶端还伸出一个“触手”左探右摸。而在离桥墩不远的地方,检修人员手持设备控制器,观看机器人传输的视频,从而了解到机器人所经之处有无裂缝、麻面等现象。
  

蜀山区桥梁管理所所长王彬告诉记者,这种机器人叫做爬壁机器人,主要是通过大气压强让机器人牢牢地吸附在桥墩表面,通过放大传输的视频图像,可以安全又清晰地看到桥墩表面的细节,免去了肉眼观看的不便。“桥墩内钢筋的位置、直径、深度、间距以及外围混凝土厚度,都可以直观地用数据表现出来。”
  

王彬说,桥梁养护是日常工作,以前的巡查和体检主要靠人工,“既不安全,也不够细致。”为此,今年开始启用高科技的手段,使用高清微型摄像机查看隐藏在桥梁夹缝处的病害,并通过使用爬壁机器人,查看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大且较高的桥墩表面,“把这些科技创新的手段用到桥梁养护中来,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后期有针对性的养护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创新力量”正在不断壮大
  这一年来,安徽的创新力量正在不断壮大,创新英雄也日渐增多,他们在各行各业点燃创新的火炬,让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日前,省新闻界企业界联谊会等主办了第二届安徽创业创新领军人物颁奖,推选出一批创业创新领军者。其中,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的创办人何成龙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一直面向高科技,为此,企业专门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新产品十多个。如今,公司现有专利216个,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专利百强企业。而企业所生产的电缆,也配套在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卫星、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上,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安徽企业的贡献。“现在大家都有了共识,就是创新是发展的主引擎,所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安徽的创新企业也越来越多。”
  

而中国科大先研院,更是在这一年里,成为集聚“安徽创新力量”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先研院常务副院长陆守香告诉记者,一年来,先研院新建院企联合实验室11家,帮助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83项,吸引中国科大重点科研机构到先研院建立应用工程技术中心8个,“电子技术、未来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四个研发评测中心都已经启动建设,并已开展对外测试业务。”另外,先研院还新增孵化企业42家,育成9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
 

 “创新巨无霸”吸引全球资源
  这一年来,安徽的科技创新还迎来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样的“创新巨无霸”。今年1月,合肥继上海之后,建设国家正式批准的国内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核聚变中心等七大平台。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合肥高新区招商引资会议上获悉,国家科学中心正吸引大量国内外的科技创新资源。据介绍,作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该区正围绕国家科学中心开展全球招商,“在谈项目有近500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签约项目也有200多个,协议投资达到1400多亿元。”
  

据介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聚焦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环境、先进制造六大领域,不仅要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还将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因此,国家科学中心也吸引了大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为安徽的创新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我省今年将建安徽创新馆
  创新已经成为建设美好安徽的核心推动力。下一步,我省还将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创新体系基础平台,并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同时,我省也将发展一批产业创新引领基地和龙头型创新型企业,并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2017年,我省不仅将创建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启动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还将规划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并建设安徽创新馆,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成果路演中心。与此同时,我省还会创建轨道交通轮轴、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研发机构,培育小微企业创业基地30个。
 

本报记者项磊  新安晚报2017年4月24日

http://epaper.ahwang.cn/xawb/20170424/html/page_01_content_000.htm

  • 08.16
  • 06.24
  • 07.26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