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7年07月11日
【中国教育报】“隐形资助”彰显制度善意

杨朝清
  

“刚上大学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每天在学校食堂吃饭不超过6块钱,午餐晚餐每次4毛米饭加3个半份菜,两块钱左右。一个月校园卡消费不超过180,结果收到校园卡管理中心的邮件,让去领136块的补助。”据中青在线报道,13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想“偷偷”资助贫困生,不料这种“隐形资助”又火了一把。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而言,求学之路无疑是艰辛的。这样的难辛有助于让寒门子弟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学生资助的初衷在于通过“制度补血”的方式,保障寒门子弟顺利完成学业,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让寒门子弟将来有机会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改变自己和一个家庭的生存状态。

  

有限的学生资助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对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不论是“比穷演讲”,还是对贫困生的正当消费进行约束,抑或先入为主的“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为了挤掉贫困生队伍里的水分,让那些弄虚作假者上演“现形记”,有的学校采取了一些立竿见影却显得生硬冰冷的做法。这种讲究目标正义却忽视程序正义、实现了公平却损伤了贫困生权利与尊严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妥当的。

  

伴随着市场化和商品化进程,不同的家庭在市场经济中有不同的机会和待遇。贫困生这一先天赋予的社会角色,让寒门子弟在求学的过程中承受了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压力与痛苦。作为一种补偿手段,学生资助要实现制度护佑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同样的制度善意,如何在执行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更具有操作的方便性与灵活性,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

  

为了省钱,许多贫困生通常都会在食堂消费。校园卡消费的水平犹如一面镜子,有助于帮助学校打捞“沉没的声音”,捕捉到那些不愿意为了获得资助而失去隐私与尊严的学生。“隐形资助”既切实地裨益了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生,也呵护了他们的情感需要与精神诉求,避免了贫困生被标签化、污名化。

   在人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风险社会,“隐形资助”会不会被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钻了空子?毕竟,校园卡消费金额偏少的并不见得都是贫困生,那些家境富裕的同学有着更加多元的消费渠道,校园卡消费可以保持很低的额度——校园卡消费是有迹可循的,根据不同学生的消费记录,就可以判定他是否真正贫困。“隐形资助”刚柔并济、张弛有度,这种柔软的力量让学生资助更有准头,更显出难得的温情。

  

对待弱者的态度见证着一个社会的温度。对待贫困生,我们不能满足于物质上的帮扶,也要更多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懂得关心、知道体谅、学会帮助的“隐形资助”,让贫困生暖胃又暖心。“隐形资助”不仅提高了学生资助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提升了贫困生对母校的情感认同,值得点赞,也值得其他高校学习借鉴。(作者杨朝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7月11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7/11/content_482303.htm?div=-1

  • 08.16
  • 06.24
  • 07.26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