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7年06月23日
【光明日报】陆朝阳获菲涅尔奖

成第三位获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

 

本报合肥6月22日电 记者李陈续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欧洲物理学会宣布,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2017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学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

  

菲涅尔奖以19世纪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是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各一人。此前,2005年和2013年的菲涅尔奖分别颁发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和陈宇翱教授。陆朝阳是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学家。颁奖仪式将于6月27日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量子电子学与量子光学大会上举行。

  

陆朝阳2000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2004年从物理系毕业后加入潘建伟的研究组。在读研究生期间,陆朝阳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了首次制备六光子纠缠等实验,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2008年,陆朝阳进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转向固态量子体系的研究,其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电子自旋的光学非破坏性测量。2011年年初,陆朝阳回到中科大,致力于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技术。

  

作为潘建伟团队重要成员之一,陆朝阳在包括《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他和同事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荣登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高品质单光子源方面的成果入选美国光学学会评选的2016年度“国际光学重大进展”。2017年,他和同事在实现十光子纠缠的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玻色取样的多光子可编程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国际上首次演示了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能力。

 

作者:本报记者 李陈续 《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23日 06版)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6/23/nw.D110000gmrb_20170623_1-06.htm

  • 06.24
  • 08.23
  • 07.26
  •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