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聚焦

2017年10月11日
【中国教育报】大数据精准识别“隐性贫困”

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二学生晓晨没有像往常一样匆匆赶回宿舍,她来到校内水果店,买了几个苹果,然后到校园超市“很奢侈”地买了一盒牛奶,这些是她备考学习的“加餐”。

 

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晓晨的生活与在家乡相比有了很大改善,而这笔改善的经费是她的学校中国科大“悄悄地”发放给她的。十余年来,该校借力“大数据”,在贫困生资助育人过程中,打出科技牌。通过精准识别、隐性资助、人性化关怀等方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资助育人暖心路线。

 

   大数据为精准资助增添“人情味”

 

不久前,一位中国科大校友的网络发帖温暖了很多人。2004年入学的李海涛(化名),家庭经济状况出现问题,为节省开支,他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小心翼翼,一日三餐基本都在价钱较为便宜的食堂解决,“早餐两根油条一杯豆浆,午餐和晚餐都打半份菜。每天在食堂的花费不超过六元钱”。

 

2005年初,李海涛收到学校的一封邮件,通知他带着一卡通去领取生活补助。可是他并未将自己的经济状况告知外人,他也不在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里,学校是如何知道他的经济状况,并且给予“精准补助”的呢?

 

原来,早在2004年,中国科大就启动了一项针对本科生的“生活援助计划”。学工部门通过一套系统(校园一卡通消费数据),利用一套算法,同时比对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来实现“精准助困”。

 

中国科大学工部门在调查校园一卡通消费数据时偶然发现,有些学生在食堂就餐次数多,然而消费额度却非常低。其中有一名女生,一个月在食堂就餐88次,却消费不到100元,可她并不在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数据库内。

学工部门经过调查后得知,这名女生家境十分困难。她之所以没有被学校认定为经济困难,一是她本人不好意思说出来,二是她认为学校还有经济更困难的学生需要资助。

 

于是,学校希望通过对学生消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以便更加精准地定位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给予他们快速直接的帮助。2004年,中国科大学生工作部和网络中心共同开发出一套独特的算法,通过对学校一卡通电子消费数据的分析,从中筛选出消费水平特别低的学生,给予及时资助。

 

   “隐形资助”呵护受助生自尊

 

中国科大通过校园一卡通消费数据,统计每月学生消费数据平均线,并通过算法设置每月消费预警线,对低于预警线的学生,核实他的情况后,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发放160元生活补助,每月有300余名学生受助。这项措施被称为“生活援助计划”,也被媒体形象地称为“隐形资助”。从2004年9月至2017年5月,此项计划补助超过4万人次,金额超过600万元。

  

“学校通过资助后的消费数据跟踪发现,受到资助的学生,在随后几个月中的校内整体消费水平有所提升,虽然食堂的消费习惯变化不大,但是商店超市消费额度明显提升。”中国科大学工部副部长李峰说。

 

 针对近年来不断被媒体披露的“贫困生造假”和“贫困生比穷”现象,甄别“真假贫困生”同时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成了一道难题,如何让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做到“精准助困”?中国科大通过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技术,轻松解决了这一难题。李峰表示:“学校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能够及时帮助学生,主要强调的是‘准’‘快’。”

  

 吹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暴露隐私”的雾霾,在“精准助困”的背后,是人性化育人理念的延伸。

几乎每年,各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制定,都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论是“指标法”,学生轮流上台PK“比惨法”,还是班级投票评选的方法,都不够科学。最重要的是,在这些评定过程中“暴露隐私”的不合理方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相较于此,中国科大的人性化资助受到了多方支持和赞誉。目前,已有多家国内高校到中国科大“取经”,学习这一人性化做法。就在今年7月31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醒,要学习借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开展“隐形资助”的经验,理解学生的难处,尊重学生的隐私,把学生资助做出温度,做得暖心。

 

“其实数据分析也不能保证百分百的准确,所以算法一直在不断优化。”李峰介绍说,比如有的女生因节食瘦身消费较低,或部分学生在校外吃饭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卡通数据统计中低于预警线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

 

学校不断改进数据分析方法,加强辅导员班主任的情况核实,利用网络对新生心理和家庭状况进行详细调查,综合各院系师生平时掌握的学生生活情况,建立随时可动态更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而这些认定过程都是“无声”的,能做到“精准助困”却不打扰学生和身边的人,是用科学的方法实现人文关怀。

 

   “规定动作”之外更需暖心行动

 

有媒体评论,“中国科大的‘隐性资助’模式堪称一股清流,既保障了公平与效率,也还原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应有的人文关怀内涵”。

 

“互联网技术只是手段,人性化育人才是目的”,李峰介绍,在中国科大,“规定动作”之外的暖心做法还有很多。

   小李是中国科大二的学生,今年,他的家庭突遭变故,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父亲突发疾病去世,母亲没有工作,家庭经济一时陷入困顿,他在学校食堂的消费额度也锐减。班主任老师和学校的每月数据分析都发现这个情况,班主任帮助他向学校申请补助,一周内,他就收到了学校的补助2000元,解了燃眉之急。这得益于一项被称为“临时困难补助”的资助政策。

 

“目前我们已将小李加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根据他一卡通的消费数据,当月我们也给予了他‘隐性资助’,”李峰介绍,“‘生活援助计划’和‘临时困难补助’都是由学校自筹资金来完成,时间上的灵活性比较大,可以弥补助学金申请和发放间的时间差,学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给予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让他们安心向学。”

 

经济资助只是一时的,怎样帮助学生成长,建立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是中国科大学工部门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有分析指出,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靠、要”思想严重,对于学校给予的无偿补助,他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无须承担任何义务,在思想上走入了误区。

 

为此,中国科大以受助学生为基础成立了四个爱心社团:唐仲英爱心社、精进社、自强社和校友爱心社。如今这四个爱心社团共有社员600余人,年举办活动约150场,通过不同的形式,面向科技馆、社区、医院等进行科普及助残等志愿服务。“学校的资助很暖心,解决了我的困难,爱心社团让我学会自助、助人,今后我会将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的人。”贫困生晓晨如是说。(通讯员 刘爱华)

 

 

      中国教育报2017年10月9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0/09/content_486608.htm?div=-1

  • 08.16
  • 06.24
  • 07.26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