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记者日前从中科大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金腾川课题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MichaelPalmer课题组合作,利用X晶体衍射技术首次解析B型链球菌成孔蛋白CAMP因子的晶体结构,并揭示了该毒力因子行使生物学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成果6月8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生物化学》上。
B型链球菌是导致孕期/围产期胎儿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CAMP因子是B型链球菌所分泌的毒力因子(溶血素),它通过跨膜形成孔径而造成细胞裂解(CAMP反应)。 CAMP反应已经发现70多年并曾经广泛用于临床检测B型链球菌感染,但CAMP因子跨膜形成孔径的结构生物学机理仍不清楚。中科大、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研究团队通过解析CAMP因子的晶体结构,发现其具有全新的蛋白折叠,并进一步确定其N端和C端两个不同区域的独特功能,初步阐述其形成跨膜孔径的分子机理,从而在分子层次解释CAMP反应这一现象。
这一研究成果对筛选抗CAMP毒力因子的药物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揭示蛋白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安徽日报2018年6月19日
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80619/article_36731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