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党建文化

2013年07月15日
[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父子兵”

王嘉骝今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毕业了。9月,他将赴全球顶尖学府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专业继续深造。

  在中国科大求学的4年里,王嘉骝和父亲王永是校园里颇受关注的一对父子:父亲王永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首届毕业生,现为中国科大信息学院教授、副院长;王嘉骝则于2009年以中国科大安徽籍考生第一名的身份进入少年班学院。

  

不想成为父亲的翻版

  

作为中国科大少年班首届毕业生的孩子,王嘉骝面对关注的目光,一直保持清醒的淡定:“老爸他们当年被称作"神童",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特殊。他的很多方面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我并不想成为父亲的翻版。”

  

虽然同样拥有“少年班”这个闪亮的标签,王嘉骝却没有选择和父亲相同的专业。父亲的专业是自动化,现在已经是中国科大信息学院的博导;而王嘉骝选择的专业是化学。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未承父业”的选择。王永也曾问过他原因,王嘉骝的答案是:“除了我对化学非常有兴趣之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希望选择一个你没有学习过的专业,完完全全由我自己独立地走下去。”

  

“我当年在科大少年班学习的时候,学校为了安排《中国语文》这门课,就在大一的课程安排里把《普通化学》拿掉了。我在大学时代没有学过化学。”王永道出了这其中的“玄机”,并对儿子的专业选择表示充分的尊重。

  

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父亲王永既是老师,也是学长,而让王永最自豪的是自己是儿子的朋友。“儿子和我之间的交流,一直是非常平等的。他不是很爱说话,但时不时会和我聊聊天,说说自己的想法。”王永说,“因为建立了一种平等沟通的父子关系,从小到大,儿子都没有出现过叛逆期。”

  

王嘉骝心中的父亲,自信、乐观、口才超好。“最难得的是,老爸那代人非常刻苦,心中怀着时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是我希望去学习的。”

  

在专业选择上,王嘉骝心里一直很感谢父亲对自己的尊重:“老爸其实还是有个愿望:想亲手在大学阶段给我一个分数。”虽然父子俩很少直白地表达情感,但父亲的这个愿望还是使王嘉骝体味到了浓浓的父爱。于是,在大四下学期,王嘉骝选修了父亲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每周都会有一个半天坐在父亲的课堂里。“老爸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直是我很崇拜的,他讲的课我很喜欢!” 王

嘉骝给了父亲很高的评价。

  

“下课后,老爸和我一起结伴儿回去吃午饭,这感觉很温馨。”王嘉骝说。

  

自立是成长的关键

  

当王嘉骝还在幼儿园小班时,就能流畅地念出郑渊洁的童话书;等他到了大班,就阅读金庸的小说。而阅读背后的“真相”是:父母当时工作繁忙,并没有时间教他认字,小嘉骝经常缠着保姆学认字。时间久了,嘉骝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就自己看起书来。“儿子从小就养成了独立面对事情的习惯。”在王永眼中,自立是儿子成长的关键词。

  

上小学时,王嘉骝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个小挫折。一天放学回家,他垂头丧气地告诉父母,自己的作业里有好多错误,作业本被老师撕了。“别的同学的作业都由爸爸妈妈帮助检查,没有错误。”王嘉骝非常沮丧地说。父亲告诉他:“爸爸妈妈的工作特别忙,没有时间帮你检查作业。你害怕作业出错被老师责怪,就只能靠自己每天检查了。”

  

从那以后,王嘉骝养成了每天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这个习惯延续到考试中,他很快收获了成效。王嘉骝当时就读于南京白下区的一所小学,区内的小学期中、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实行统一命题考试。截至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王嘉骝是区内唯一一个每次统考都是满分的考生。王永被邀请在家长大会上发言,介绍教子经验。“我当时告诉在座的家长,经验就是"不管"二字,引起一片哗然。”王永回忆说,“但当我讲了儿子成长过程中的这几个小故事后,在座的家长就纷纷鼓掌了。”

  

进入大学后的王嘉骝,完全住校,很少回家。在充实而独立的大学生活里,王嘉骝对学习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他有一句常说的话:“付出的一切努力,都会以某种方式回报你。”

  

王嘉骝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老师讲解的东西,他经常会在课后回想、咀嚼。“这么做其实也没有特别的目的,就是觉得问题还没想透,习惯性地就会在心里琢磨。”王嘉骝说,“这些看似"无所谓"的内容,其实对日后的学习会有潜移默化的帮助。”

  

这种“无心插柳”的不功利的心态,也体现在王嘉骝对生活的态度上。他有着很广泛的兴趣爱好:打羽毛球、唱歌、看科幻小说……“但其实这些都是爱好,不是专长。”王嘉骝颇为洒脱地自嘲说,“我参加过学校的羽毛球比赛,但没有取得好的名次;参加过校园歌手大赛,也没有"杀出重围"。不过没有关系,我从中收获了乐趣。”

  

王嘉骝还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他最喜欢的一款游戏是《仙剑奇侠传》。别人只是玩游戏,他却在其中学习了很多的国学知识。“游戏里人物的传统服饰、语言对话、场景设置等,都展示了丰富的汉文化,我非常喜欢。”

 

 我为什么不能写教材?

  

“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这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也是王嘉骝的座右铭。比起别的年轻人,他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更加深刻:“成为一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师,是我的人生理想。”

  

这个理想萌芽于大三时的一门课,王嘉骝感觉那门课的教材编得不好。“这教材真应该重写!”王嘉骝忿忿地想。突然,他灵光一闪:“写教材这样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做?”从此,“做一名老师,写自己的教材”这个想法开始在王嘉骝的心中生了根。

  

王嘉骝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情景,那是在高中自修课的时候,他主动上台给同学们讲解化学试卷,颇受同学们欢迎;大学期间,给班里的同学讲课也是他的一个爱好和“副业”,班里有一些同学和他一样选择了化学专业,而王嘉骝在其中是学业最出众的,他便在期末考试前,找一间教室,给班里其他学化学的同学补习功课。

  

“站在讲台上,写板书,讲解,我一点也感觉不到怯场。”王嘉骝自豪地说,“我喜欢讲课,把我所知道的传授给别人。”

  

在王嘉骝的心中,教师的角色是神圣的:“我心里有很多位印象深刻的好老师,他们不仅教授了我知识,更教会我思考。这样的老师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是我努力的目标。”

  

王嘉骝把即将去加州理工学院深造的经历,看作是实现“教师梦”的必经之路。“去顶尖学府深造,是知识资本的积累过程。学成之后,我一定会回来,做一名普通却又充实的教师,像父亲那样,像很多默默付出的老师那样。”在对未来的憧憬中,王嘉骝流露出大于他年龄的坚定与执著。

 

2013年0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作者:曾皓 王磊

  • 08.04
  • 08.01
  • 07.29
  •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