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
刚晋升哈佛大学正教授的尹希未满32岁,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87级少年班,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他创造了科大人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的最年轻记录,也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之一。但尹希谦虚地向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表示,“人的成就跟年龄无关,我更没超越庄小威。”
尹希1983年12月出生。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从北京八中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当年的9月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报道,称“北京第八中学少儿班12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该校最小的一名学生。”
在少年班学习期间,尹希各科成绩均在90分以上,年年获得奖学金,且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
2001年,17岁的尹希完成中国科大五年制本科学业后,申请了美国排名前10名的著名学府,同时被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录取,均提供全额奖学金,但他最终选择了哈佛大学,他是当年去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他的研究方向仍然是理论物理。
2006年,尹希获得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又继续在哈佛做博士后。当年的6月19日,国际弦理论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600多位科学家相聚北京,共同探讨弦理论这一处于前沿的理论物理问题。22岁的尹希应邀为大会作30分钟报告,台下黑压压坐着几百人,那里面有诺贝尔奖得主格里斯教授,有弦理论研究权威威腾教授,有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安迪·斯多明戈,以及中国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等。尹希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物理世界里,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如泉水般叮咚冒出。虽然是当日最后一个发言者,科学家们依然饶有兴味地听着,对年轻人的报告产生了浓厚兴趣。几位中科院院士在报告后均表示,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
2008年后,他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先后任助理教授、副教授。2013年2月15日,尹希荣获2013年美国斯隆研究奖(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
他的研究工作包括:量子引力中的黑洞熵、弦论中的超对称束缚态、与物质场耦合的Chern-Simons理论及其在M膜中的应用、高自旋场论及其在引力/规范场对应中的应用等。这些工作对于近年来弦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尹希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国际合作交流委员会成员,曾为科大本科生和研究主讲《超弦微扰理论》暑期课程。在与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的同学交流时,他建议同学们在本科学习期间要注重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在学习之外要建立起比较广泛的兴趣,因为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辛苦的过程,当你面对问题做不动时,如果有生活中的其它爱好给你一个缓解,将会支持你继续做下去。
尹希喜欢认真地对待一件事,只要产生兴趣,他就会全力以赴。在学习中是如此,在其他方面同样如此。马拉松是尹希心仪的运动之一,他曾推荐马拉松运动作为中国科大严济慈班的主题运动项目。
2004年10月31日,尹希的身影出现在马拉松跑道上,其编号为538。此前,为了不让自己的首次马拉松“破产”,尹希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细细阅读,多方比较,制定了较科学的训练计划。然而大强度的训练使尹希得了骨膜炎。整个42公里的路程比他自己想象的难多了,有时候还得穿越坑洼的山道。在18英里处他感觉很难受,拉伤没有完全恢复的小腿开始剧痛,尹希不得不放慢脚步,用近乎走的速度前进。走走,跑跑,停停,最后8英里格外漫长,疼痛的汗水洒满一路,但是尹希的脑海里未曾浮现过“放弃”这一概念。四个多小时后,满脸疲惫的尹希抵达终点,他获得了组织者颁发的马拉松长跑证书。他所付出的代价是,被朋友架着回到了学校,直到休息了三四天后才缓过劲来。
“当你面对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你身上的所有潜能都会激发出来,有时候甚至连自己也会惊讶。”尹希说。
来源:综合中国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中国科大新闻网等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