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23名学生全员实现深造 我国首届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
本报讯 7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了解到,作为全国首个创建“量子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今年,该校量子信息科学专业首届本科生正式毕业,并且实现全员深造。这标志着中国科大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本硕博一体化“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英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完备的高水平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平台。
2021年,中国科大成为国内首个获批设立量子信息科学科专业的高校。同年,学校在物理学院等招收23名该专业学生。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主要学习什么?
据介绍,该专业在物理学科通修课、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着重建立量子信息科学的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同时糅合了信息学院的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等课程。为了提高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培养能力,学院开设《量子精密测量》《量子材料与器件》《自旋动力学》《量子生物医学技术前沿》等专业课程。
量子信息相关课程教学老师多在科研一线工作,他们将前沿科技引入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理解不同方向的发展情况,从而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除了自由的培养方案以外,中国科大更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科研技能提升平台。
在量子信息科学专业的基础上,中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开设了量子信息英才班,引导学生从0到1重现诺贝尔奖的实验成果。经过四年的培养,首届23名本科生顺利如期毕业,并实现了全员深造。
据介绍,中国科大是我国最早开展量子信息科学研究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该校的郭光灿教授就在学校布局量子信息方向的研究,1998年,他牵头发起了我国第一次关于量子信息的香山会议,随后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新世纪初期,潘建伟教授学成回国组建团队从事量子纠缠和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杜江峰教授的研究从基于核磁共振体系量子计算开始,逐步扩展到量子模拟、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
如今,中国科大以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位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已经在该方向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屡次突破世界纪录的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系列、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等成果成为业界标杆。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实习生 郝乐田雨
原文链接:https://newspaper.hf365.com/hfwb/pc/content/202407/24/content_47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