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4年03月08日
【中国科学报】科技界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培育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3月5日上午,肩负使命,承载重托,满怀期待,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走入北京人民大会堂,共赴一场春天的盛会。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回顾过去的一年,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科技界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等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问题建言献策。

新质生产力是解决问题的“利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今天,我们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应该是可持续性的、高效益的发展。显然,新质生产力所创造的颠覆性、原创性的技术能够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把“利剑”。因此,“新质”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措施。

举例来说,当前我们在能源、矿业领域仍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如何调整国家能源结构,让包括“风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尽快扩大规模。这不仅涉及装机容量,还涉及发电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依靠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增加新质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生产力,它对今后打造自主创新产业链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很多行业或产业都迫切需要最新的科研成果赋能,以提升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特别是围绕“双碳”目标,低碳、环保、可再生以及新能源替代材料等方面的需求非常大。从长远来看,化石能源终究会枯竭,因此要布局面向未来的可替代化石资源产品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研发,通过扎实的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我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这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正引发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为此,我呼吁,国家应充分发挥场景优势,推动大模型的垂直化、产业化发展,让大模型作为生产力工具与传统产业实现“数转智改”结合,成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赋能者。

基础研究考验科学审美和眼光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星: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我认为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除了突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做好有布局、有组织的科研外,一定不能忽略科学的本质。科学发现根本上是受好奇心驱动的,是由个体科学家推动发展的。所以,真正作出更多原创性的科学贡献,更有赖于充分发挥每个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由探索。而要想支持这样的基础研究,科学界需要形成一个多样化的学术生态体系,无论是在资源配置还是在评估标准等方面,千万不能“一刀切”,要采用分类管理,鼓励多元化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推动原创性或是“无人区”的研究,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评价体系。现在,一些发表在顶刊上的论文有一定的新意,但这并不代表它是原始创新的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对科技成果的评价,不能只看论文影响因子。

评价一篇文章的科学价值,需要良好的评价体系,也需要科学家有好的科学鉴赏能力,而科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需要科学家提高自身修养并拓宽学术视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立平:就长期稳定支持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而言,我认为,虽然近年来对科研的投入持续增加,但资金支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仍有待加强。短期项目和成果导向的评价体系可能导致科研人员过于追求快速产出,而忽视长期、基础性、探索性研究的重要性。希望相关机构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领域提供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建立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投身基础研究和长期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我认为,目前如何定义基础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时我们很难判断一项基础研究是解决了真问题,还是只是一个学术热点问题。经常有一些热点研究被纳入基础科学范畴,但并不是解决了真问题。因此,我们要有识别和判断真正好的基础研究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考验我们的科学审美和眼光,更考验我们是否有能力判断解决这个基础问题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实现突破之间的关联。

另外,能否做出好的基础研究也跟考核评价这一“指挥棒”息息相关。在目前的考核评价指标下,大家往往会选择一些“短平快”的、热点的研究问题,而对难啃的“硬骨头”绕着走。

给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梁的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孙东明:我认为在培养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之前,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一流人才、拔尖人才。是以头衔定义还是以学术“帽子”定义?在我看来,国家急需的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一方面是做出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成果的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是能把产学研全链条做通的人才,是能真正解决国家和社会关切问题的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希望国家能建立一套明确、合理的一流人才评价方法和标准,这样我们才能朝着这个方向培养和发掘真正优秀的人才。

俞书宏:我国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主力军是青年人才。做好青年人才培养,要善于发现、引导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目前,国内在尝试各种新的培养方式,比如,高校开办的各类英才班、有关部门实施的中学生英才计划等,都是希望将科技人才的培养前移到中学阶段或本科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推出面向本科生、博士生的基础研究项目,这也是一种激励和引导青年学生对基础研究产生兴趣的做法。

另外,在一个科研团队里,要给青年人才更多挑大梁、挑战难题的机会。要创造更好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平台,完善人才评价、成果评价、科技奖励以及项目评审体系。在人才评价和项目评审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引导青年人才敢于啃“硬骨头”。

 记者 胡珉琦 冯丽妃 赵广立 2024-03-06《中国科学报》  第1版 要闻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HX4EiNZL5fXYpI1dAve1NA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