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3年12月12日
【安徽日报】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

陈干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省建设人才强省提供了根本遵循。人才是强省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让江淮大地迸发活力、赶超跨越、更加出彩,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当前,大力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凝聚引才汇智的“强磁场”,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人才强省,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近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实施人才兴皖工程,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大幅提升、结构更趋合理、环境全面优化,推动人才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强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已有1170万,区域创新能力升至全国第7位,创新环境升至第3位。2022年,安徽高校毕业生留皖就业率达到74.2%,全省净流入大学生24万名,均创下历史新高。

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繁荣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发展的战略资源,发展高地也是人才高地。对安徽而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2017年以来,我省不断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政策体系,目前全省技工院校达88所,实现16个市全覆盖。新开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专业,与新兴产业匹配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1万多人,占新增技能人才的比例同比提升9%。立足技工强省建设,大力实施“双招双引”,2022年新增人才94万人,入选国家级计划1300余人、居全国第8位,其中在皖两院院士39人,专业技术人才477万人、高技能人才196.4万人。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依托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建立紧缺人才和团队定向招引机制,发布安徽省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优化选才引才平台。依托数量众多的科创平台和快速发展的优势产业,全省聚集了2万多名高层次人才和4000多个创新团队。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我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传统产业转型阵痛仍在继续,科技创新动力仍需加强,部分领域人才短板仍然客观存在。如果不抓紧锻长补短,势必会影响到我省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和大局。要狠抓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面上数量与点上质量并重,做到数量要够、质量要高,依托大院大所、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等,大力招引“高精尖”人才,积极培育技能型人才,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形成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的生动格局。要坚决克服抓人才、产业、教育、科技的部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强化“四链融合”的意识,避免脱离产业需求、为招才而招才,重人才数量、轻产才匹配等现象,从人才战略谋划、策略制定再到政策落实,都要切实围绕产业需求,科技、教育、人才一体推进,让人才心有所向、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人才是促进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创新之要,首在用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必须强化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的根本理念,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回望过去,我省以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创新优势更加凸显,高端创新平台日新月异,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人才加速集聚态势良好,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提供了“硬核”动力。我们要积极用好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引才“金招牌”,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2个大科学装置先后落子安徽,为人才事业的发展扩容提质;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18家“国字号”平台,成为“英雄用武之地”。放眼未来,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对人才更加“如饥似渴”。必须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持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不断改善人才环境、改进人才服务,让人才集聚力更加强劲、创新策源力显著提升、发展驱动力不断增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打造新时代“人才皖军”,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安徽力量。

人才是链接生产力资源的“真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指出“安徽在科技、教育、人才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要用好这一优势”。安徽有科技创新活跃、产业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五大优势,这些优势是冲刺强省的扎实“底子”,是“手握一把好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国内顶尖高校院所及其科研成果孕育出的崇尚科技创新的文化,与丰厚的教育资源深度交相融合,已成为打造“人才强省”的坚实底座。在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一批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正在加速聚拢。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每年为奇瑞、蔚来等企业输送上百名新能源汽车产业硕博人才。安徽大学通过与大众安徽、本源量子等企业校企合作,学生留皖就业率超70%。全省高校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充分发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我省启动了高峰培育学科建设,立项的29所高校76个学科中83%的学科直接服务于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领域,覆盖全省16个市,每个市最少建有2个应用型高峰学科支撑当地优势产业发展。2022年,高校共提交研究与咨询报告1011项(同比增长81.8%),被采用953项(同比增长73.9%),服务政府决策咨询作用明显。要把我省丰富的科教人文资源链接到全面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开放的时代大潮中,相互加持、彼此成就,让各类人才在纵横驰骋中汇聚展现出强大力量,谱写出天下英才汇聚江淮的生动画卷。

(作者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安徽日报》版次:07 2023年12月12日

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312/12/c1008228.html


  • 04.22
  • 04.22
  • 04.22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