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3年04月21日
【安徽日报】科学与艺术牵手,换一种视角“赏月”—— 月壤,阅壤!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扫码阅读更多内容

月壤是什么样的?和地球上的土壤有何区别?当科学遇上艺术会幻化出怎样的瑰丽奇景?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即将来临之际,“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站)在中国科大现代艺术中心开幕。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组成创作团队,围绕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成果,用艺术的方式向大众解读神秘月壤。

古往今来,人们对月亮充满了好奇。由月亮引申出的想象为人类文明留下了无数的诗歌、小说、电影、绘画……情感表达之余,人们展开了对月球理性和科学的探索。2020年12月17日,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地球,共取回了1731克月壤,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个研究月壤的科学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为研究对象,一批多形态科技艺术作品精彩呈现。展览通过“月壤科研成果科技艺术作品”“人类探月文献与美育体验”“万人赏月互动计划影像”三个部分,带领观众走进人类探月史上最清晰可读的显微月壤颗粒图像,解读月球的诸种科学问题、历史时刻、文化现象,共同探究隐藏在月壤尘埃中的宇宙奥秘,交流分享每人心目中的月亮。

在活动开幕式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的科学家和艺术工作者,对本次活动作出自己的解读。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记者:自信“问天”的中国航天事业,汇集了中国科大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大将怎样随不断勇攀高峰的中国航天踏上新征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包信和:

中国科大参与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这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骄傲。

本届航天日的主题叫“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格物,是一种穷究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科学研究也好,艺术探寻也好,都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将科研和艺术结合起来,今天这个关于月壤的艺术展就变得非常有意义。希望中国科大能找出更多科学和艺术的交汇点, 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立体。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为加快推进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发展,2022年2月,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深空探测实验室。这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取名叫“天都实验室”,寓意就是要面向未来开展包括月球在内的深空探索。

实验室制定了深空探测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自成立以来,实验室曾实施过探月工程国家重大专项、火星探测国家任务专项,未来将在国际月球科研站、近地小行星防御、未来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等领域不断深入,开启深空探测新征程。

按照规划,中国科大将启动筹建深空探测学院。这个学院将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培养人才。结合以上这些背景,中国科大举办本次月壤研究成果艺术展是非常契合的。

这是中国人对“天上人间”的描摹

记者: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科大最新成立的机构之一。用艺术来阅读月壤,与科学家用精密的研究目光看待土壤,有什么不一样,如何紧密结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物馆馆长、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陈履生: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人对宇宙就有了探寻,如著名的屈原的《天问》。《天问》也正是今天我们航天日主题的后四个字“叩问苍穹”。屈原当年叩问苍穹所谈到的很多问题,在我们今天展出的很多图像中都有表现。这类作品和今天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天上人间”以及整个世界的一个态度。

今天,我们这个展览是用艺术来阅读土壤,这与科学家用研究来看土壤,是同样一个道理,只是我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呈现方法,才有了这样一种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展现。我们的作品都是基于对空天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基于对未知世界的不懈探寻。

科普即美育

记者:科学与文艺牵手,依据科技成果介绍新奇发现、放飞自由想象、点燃科学梦想。艺术工作者该如何为科学教育做“加法”,以文化人,用科学精神滋养人?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陈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所以进行科技艺术创作的时候,我和同事们商议,让它形成双向融合,形成有机整体,让科学原理在呈现的时候,能与美育融为一体,所以这为我们提供了科普即美育的思路。

为了营造艺术展陈的语境,我们结合了多媒介的各种创作,包括一些新的技术手段,产生互动的效果,也邀请了不同知识结构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去创制,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研究,用通俗的艺术语言传递给观众,让大家有机会直面科学家鲜活的研究时态,形成一种艺术化的科普。

去年中秋节期间,“阅壤”在中央美院的首展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直播期间,450万人次参与讨论。

去年,国家公布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鼓励科技工作者和文学家、艺术家,以及教育、传媒传播工作者加强交流,多形式开展科普创作,丰富科普作品的形态。

此时此刻我们学院还有另一支团队,正在闽南的小岛上进行基于海洋科普的壁画创作和绘制。未来我们或将配合中国科大的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人文学院,以及科技史方面的专家,做进一步的创新呈现。

深空科学,有温度有温情

记者:科研人员是科普传播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精准输出科学事实的精髓,帮助受众培养创新思维,这在本次活动中有怎样的展现?

中科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汤书昆:

举办这样的展览,使得像探月这样的深空科学,变得有温度、有温情,这跟用艺术这样一种对话方式有直接关系。

研究月壤的科学是前沿科学,并不是大众科学。非常感谢中央美院团队,艺术的介入、艺术家的介入,使得科学真正走向科普。

这次展览也使得艺术的呈现有了一种新的纵深。这种新的纵深,跟科学家的发现、提炼有直接关系。我们感谢4个参与了月壤研究的实验室团队,以及去提炼、转译内容的青年学生们。这些学生来自于各个学院,虽然专业各不相同,但做出的成果很是惊艳。希望这样的展览能够再深入进行下去,能够让前沿的科学、科学家跟艺术、艺术家更好地、更有规模地结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安徽日报》版次:08 (2023年04月21日

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304/21/c970124.html


  • 04.25
  • 04.25
  • 04.25
  •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