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21年06月04日
【安徽日报】“未来技术学院”来了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的通知》,经高校自主申报、专家论证,全国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2所高校获批建设首批未来技术学院。这12所高校全部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什么是未来技术?未来技术学院要做什么?一时间,各种热议四起。其实,在教育部去年5月印发的《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这份《指南》中提到,要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突破常规、突破约束、突破壁垒,强化变革、强化创新、强化引领,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也就是说,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发展未来技术,是直面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挑战,对抢占全球未来技术创新制高点、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全球竞争具有重大意义。和高新技术或前沿技术相比,未来技术更为超前。

实际上,我国对未来技术学院的布局构思已久。2018年,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在共同印发的文件中提出“在科研实力强、学科综合优势明显的高校,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建立未来技术学院”。2020年5月,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正式启动,计划通过四年左右时间,在专业学科综合、整体实力强的部分高校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探索专业学科实质性复合交叉合作规律,探索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

此次首批入选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名单的12所高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它们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那么,哪些技术算未来技术?《指南》多次提到的一个概念是“交叉融合”,要打破传统按照学科门类划分的知识体系,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

从目前已公布部分的相关信息来看,首批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的研究方向基本与本校已有研究基础的优势学科有机结合。各高校依据自身特点,侧重方向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交叉学科。如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将围绕生物医学工程和分子医学两大前沿交叉学科进行学科建设,重点研究方向包括生物医学成像、分子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聚焦空天技术;天津大学瞄准的是储能科学与工程、智慧城市、未来智能机器与系统;中国科大的量子信息科学等。

对于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指南》中提到,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包括以学生兴趣为激励,问题导向和创新驱动,创新学业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具体说来,比如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猜想平台,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科学猜想,尝试解决已有的科学猜想等,其中还特别提到要探索混合现实、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深度应用。

教育部表示,未来四年内,计划将在全国布局建设20至30个未来技术学院。这些学院将聚焦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海洋技术、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服务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强国、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安徽日报》(2021年6月1日12版)

https://szb.ahnews.com.cn/ahrb/content/202106/01/c835108.html

  • 04.22
  • 04.22
  • 04.22
  • 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