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外国专家座谈,中科大特聘教授作为科学界唯一代表献言
□本报记者 蒋瑜香/文 斗牛 王泓瀚/图
12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亲切座谈,来自16个国家的20位专家参加,中科大聘请的德国应用化学专家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参加座谈会,并作为其中发言的四名代表第二个发言。
昨天下午,记者在中科大见到了刚刚回到合肥的凯瑟琳娜。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凯瑟琳娜讲述了参加座谈会的前前后后。她笑着称,“他(习近平)让人感到很亲切,和他交谈没有距离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
会前才得知要见习近平
齐飞是中科大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与凯瑟琳娜有着多年合作关系,他是最先得知凯瑟琳娜被邀请去北京参加座谈会的人员之一。但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要和国家领导人见面。
12月3日,齐飞陪着凯瑟琳娜一同到了北京,5日上午他们参加国家外国专家局召开的座谈会。在会议结束时,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国专家。
“当时是临近中午吃饭时间,离下午座谈会开始大概还有三个小时,我才知道自己要见的是习近平。”凯瑟琳娜说。
发言前曾四改讲话稿
在5日的座谈会上,共有16个国家的20位专家参加,其中会上有四名代表发言,凯瑟琳娜是第二位发言。
“我感觉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发言时间是3分钟,我必须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凯瑟琳娜说,能与中国国家领导人座谈,让她感到荣幸,也让她感到这次发言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凯瑟琳娜说,此次发言的四名专家分别来自工业、商业、农业和科技不同行业,她是作为科学界唯一的代表,希望发言能从所从事的行业角度,提出一些对中国有建设性的建议。
“我将稿子前后改了四次,在下午会议开始前,还在不断修改自己的发言。”凯瑟琳娜说。在座谈会上她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提供良好的体制和学术环境、促进多学科交流融合等等。
“他显得很随和亲切”
在得知下午即将见习近平时,凯瑟琳娜还感到有一些紧张,但见面时,这种紧张感一下子就消失了。
凯瑟琳娜说,在会议开始之前,他们在工作人员引领下,进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站在会场入口处,等待参会专家入场,“还没等我们走近,他已伸出了自己的手。他微笑着站在那里,依次与我们握手,对我们表示问候。他显得随和、亲切。”这是凯瑟琳娜第一次见到习近平的印象。
“当我握着他的手时,感觉他的手掌厚实有力,整个过程他都让人感觉很亲切,气氛就像朋友见面一样自然。”凯瑟琳娜笑着说。
记者留意到,在提到习近平时,凯瑟琳娜用得最多的词是“亲切”,在这位外国专家眼里,习近平是一位亲切随和的国家领导人。
“座谈会结束后,凯瑟琳娜教授多次向我们提到当时的场景,她对习近平的印象十分好。”齐飞对本报记者说。
“他是个务实的领导人”
这种亲切感,让凯瑟琳娜感到放松。“当天的座谈会有一种开放性的氛围,大家可以自由交流。”凯瑟琳娜说。
凯瑟琳娜说,在外国专家开始发言前,习近平先做了一个简短讲话,主要是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情况。
“他说话时富有条理,声音有力,态度显得客气、谦逊,他说主要是想听一听我们的建议。”凯瑟琳娜回忆当天的情景。
作为四名发言代表之一,凯瑟琳娜与习近平有着更多的接触。
“他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在我发言时,他微微转过头,注视着我,我看到他在认真倾听,并不时将一些建议记录下来。”凯瑟琳娜说,在会议结束后,她再次向习近平提了一个建议,希望以后要多开这样的座谈会,习近平对这个建议表示认可。
“或许因为他也是学工科出身,我感觉他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与他交流没有距离感。”凯瑟琳娜笑着说。
■人物简介:
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现任国际燃烧学会主席、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与人文委员会委员,迄今已发表近200篇期刊论文,她的科研成就已获得国际研究界的广泛赞赏。
合肥晚报 2012年12月10日
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2-12/10/content_634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