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闻进行到底
文·曾皓
2013年春季新学期伊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级本科生谢易非和往常一样走进学校西区图书馆中文书库借阅室上自习,突然发现书桌下面安装了全新的插线板,这样坐在桌子中间也可以让电脑供电了。事情虽小,却让身为校学生会权益部部长的他感到非常兴奋。
去年,谢易非作为提案人向学校提交了一份学生提案,表示西区图书馆中文书库借阅室墙上的插座数太少,希望学校增加安装新的插线板。“学校的回应并不是走形式,而是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谢易非说。
这个案例只是中国科大学生表达权益诉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科大通过学生提案、学生权益维护组织、校园网络BBS、师生恳谈会等方式,构建了学生权益多渠道表达机制。
学生提案:制度化保障权益诉求
从2005年到2012年,学校共收到有效委员提案451份,其中347份提案得到有效解决或改善,解决率接近80%
2013年3月初,启动新学期委员提案工作的通知引起中国科大学子的关注。这是自2005年首次启动委员提案工作以来的第八个年头。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推进,这项工作如今已经在全校学生中充分开展,全面辐射到每个院系。”中国科大校团委书记杨正介绍,“每个提案要求有一名提案人和至少两名附议人,提案人要求是校学生会委员、校研究生会委员、校团委委员,附议人可以是全校任何一名同学或青年团员。”
“‘广而告之’和制度化保障是委员提案工作取得效果的关键。”杨正说。每年的提案工作举办两期,通常在3月和9月启动,征集提案的通知从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及校团委传达到全校所有学院;同时各个委员也会主动在同学中收集意见。
同学们都会提出哪些提案?中国科大核学院研究生祝曹祥负责校研究生会委员提案工作,他告诉笔者,同学们的提案可以对学习、生活、学校建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祝曹祥说,“有些提案确实对校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这几年建设完成的学生宿舍楼空调工程和热水工程,在往年提案中都曾有涉及。”
中国科大管理学院的一份关于“中国科大学生参与自身权益维护”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从2005年到2012年,学校共收到有效委员提案451份,其中347份提案得到有效解决或改善,解决率接近80%;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也作出了详尽解释,回复率100%。
网络维权:常态化回应生活问题
宿舍水龙头维修、医药费报销、自行车停放、网络通密码找回等,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回应和解决。
在中国科大,有一个名叫“小权”的虚拟维权明星。它的创立者是中国科大校学生会副主席杭建翔同学。早在2011年,杭建翔眼看着人气火爆的人人网平台,就萌发了一个想法:在人人网上建立表达学生利益诉求的公共主页。
这个想法最终实现于2012年的寒假,“中国科大权益问题收集箱”人人网主页正式上线,它的背后是学生权益维护组织——校学生会权益服务中心,这个团队由30多位同学组成,轮流值班,保证“小权”每天上线。
每天,“小权”都会在这个公共主页上与同学们互动,发布面向学生的各项重要通知,回应同学们反映的各种权益问题,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直接对话。
“有很多校园生活中遭遇的问题,比较琐碎,或者时效性要求比较高,同学们就会选择告诉‘小权’,然后‘小权’会通过电话、邮件或面对面的方式把同学们的意见反映给相关职能部门,促使问题能够迅速及时的解决。”杭建翔说。
打开这个公共主页,笔者发现:宿舍水龙头维修、医药费报销、自行车停放、网络通密码找回等,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回应和解决。“小权”已成为同学们心中表达权益诉求的一个有效对象。
直面恳谈:深入化沟通师生意见
恳谈会上,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会到场,同学们可以就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及意见,与老师们展开提问和讨论
几十人围坐于会议室,有学校领导,有部门负责人,也有普通学生……这不是召开表彰会的现场,而是气氛活跃的中国科大学生学习生活恳谈会的现场。
“恳谈会上,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都会到场,同学们可以就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及意见,与老师们展开提问和讨论。”杨正介绍,“学生恳谈会是学生与学校职能部门直接面对面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
“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或重要工作的实施,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都是有问题的。”该校党委副书记鹿明说。
2012年,中国科大宿舍楼热水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当年3月份学校举行了社区专场恳谈会,倾听同学们关于热水工程的各项具体意见。会上,学校领导出席,资产后勤部、社区办公室、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悉数到场,与参与的几十名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同学们就宿舍热水工程中浴室改造、热水器打卡、开水机配置及工程进度等问题,向现场的部门负责人直接发问,排解了困惑,表达了意见和诉求。
面对学校为同学们表达权益诉求所构建的多个有效渠道,谢易非同学作为校学生会的一员,深有感触:“以前自己和周围的同学遇到权益问题,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怨;但是现在,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表达诉求的有效渠道,同学们的表达逐渐趋于积极、理性,更为重要的是,大家在表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意识。”
科技日报 2013-3-26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3-03/26/content_19630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