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04月21日
[江淮晨报]“我经常失败,很少拿第一”

晨报讯(记者于巧妮通讯员曾皓)长期两地奔走,从事量子通信方面的研究,甚至在自己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布会上,都屡屡缺席的潘建伟,昨日意外现身中科大,为获得郭沫若奖学金的科大学子颁奖。

  

现年43岁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是中国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方面的年轻专家,他在量子态隐形传输领域颇有建树。

 

谈出国深造:选专业要让自己喜欢

  

今年拿“郭奖”的33个学生中,有25人选择赴美留学,所选择的学校多是麻省理工、普林斯顿这样的“名牌”。在对年轻学子给出祝福的同时,潘建伟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相比去什么样的名校,其实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加重要。”

  

“我读书的时候,有很多人选择管理、金融。而我坚持选择物理,因为我自己喜欢。”潘建伟说,“在科研上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兴趣。所以我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先想想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跟着社会的潮流。有兴趣的驱动,你才能走得更远,面对失败的时候,你才会有耐心去克服它。”潘建伟说。

  

“当然,对自己要求也不要太高,差不多就行了。”潘建伟回忆起自己考上中科大物理系的1987年,班上有7个高考状元。“我经常失败,很少得第一名。不过,我心态一直都很不错,你要知道,比你聪明的人永远都有。”

  

谈“钱学森之问”:关于兴趣的两个故事

  

潘建伟说,他也经常思考“钱学森之问”。不过,他没有直接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向记者说起了两个小故事。

  

“有一年,我正好到奥地利一个山区度假,碰到一个八十岁左右的老太太,对中国人很好奇。”得知潘建伟研究的是“量子态隐形传输”,她说:“哎,我读过你的文章啊。我读得很努力,但没懂。”这让潘建伟很感慨:“她一个八十岁的山区老太太,还保留着对科学的兴趣。当然她不一定去做科学,但兴趣是有的。”

  

“还有一次,我在海德堡大学医院里做鼻子手术。醒过来后,有个护士问:‘你是不是做量子态隐形传输的潘博士啊?’我说是。她说:‘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你的研究呢?’”潘建伟说:“她干的是护士的事情,但对科学保持着原始的冲动。”

  

在国内,潘建伟基本没听过类似的问话。潘建伟说,在“喜欢”科研的程度上,中国人和欧洲人有差距。不过,尽管现实中中国科学家尚未有一人拿到诺贝尔奖,但潘建伟依然保持乐观,“现在中国科学家有很多好的成就,你可以看到,这都是希望。”

  

相关新闻

33名科大学子获郭沫若奖学金

  

晨报讯记者于巧妮通讯员曾皓4月19日,有“新中国第一奖学金”之称的郭沫若奖学金在中科大举行颁奖典礼。33名学生成为第32届郭沫若奖学金得主。这些学生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继续深造,其中76%已经敲定前往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美国名牌院校。

  

在中科大,本科生能在毕业前拿到“郭沫若奖”,是一件至高无上的荣耀。它是1980年由国务院批准的新中国在高校设立的第一个奖学金,由该校首任校长郭沫若捐出的15万元稿费作为基金,奖金由最初的2000元到现在的1万元。

  

从1981年3月12日首次颁发此项奖以来,约660名优秀学子获得郭沫若奖学金,获得者在学术、教育、金融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该奖的品牌效应也在国际上许多著名高校间口口相传,堪称盛产学术精英的“流水线”。

 

           2013年04月20日江淮晨报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