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04月15日
[文汇报]宋代南海曾发生海啸
中科大教授十年考察西沙八岛揭开鸟粪中的秘密
宋代南海曾发生海啸
 
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 通讯员杨保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立广教授研究小组通过在西沙群岛的长期考察,揭开了发生在公元1024年前后的古海啸的秘密。最新出版的《自然·科学报告》发表了这一成果。
 
西沙东岛上的生命一度灭绝
  
孙立广是知名的“挖鸟粪者”,从来自极地、孤岛等的鸟兽粪中,他解读出许多近1万年来的海鸟海兽生态过程与气候变化事件。这次南海古海啸又是一次与鸟粪相关的、充满惊喜的成功解读。
  
过去十年,他带领团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两个重点项目,先后三次对南海西沙群岛的8个岛屿,进行了为期4个半月的野外考察。2003年春在西沙东岛西南牛塘鸟粪土沉积层中,他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的鸟粪层中,夹入了一层厚约10厘米的珊瑚沙层,沙粒圆润,显然来自海洋,他们还发现,这层10厘米的珊瑚砂中,有大量来自海洋沉积的有孔虫,但其他层位中丰富的鸟粪土、植物种子和淡水介形虫,却全部缺失。孙立广说,他们还检测了砂层中的有机碳等生物标型元素,含量接近于零。这意味着,海啸可能使西沙东岛上的生命一度灭绝。后来,在其他小岛上,也发现了同样的沙层。是谁将这层沙“搬”上岸的?
  
孙立广将这层“来路不明”的海沙和顶底沉积层带回实验室进行粒度分析和年代学测定。结果发现,这么厚一层沙居然是公元1024年前后在一次水动力过程中形成的。“这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台风带来的狂风巨浪,要么就是海啸。”此前,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余克服研究员也从其他迹象推断在950年前西沙可能发生过风暴潮或海啸。能否有更确定的答案呢?2012年3月,他又带着学生,踏上了西沙东岛。
  
这次,科学家们在东岛东北海岸宽200米的范围内发现了一种巨大贝类动物——砗磲的单壳残骸。这种生活在海洋里的蛤,最重可达60千克,长可达50-80厘米,可不是一般风暴能搬得动的。“如果是自然死亡、陆地抬升,那么砗磲遗骸应该有双壳的,可我们发现的却都是单壳且局部破碎的。”孙立广认为,那只可能是被巨浪抛到岸上的结果。同时被抛上岸的,还有一些巨大的珊瑚块,它们“年龄”都在千年以上。而在岛屿的西南岸受到海啸水动力能量限制,砗磲完全缺失。
 
中国近海也可能发生海啸
  
《宋史》上有一段记载,说公元1076年11月间,在南海沿岸的广东曾发生过一次灾难性事件:海潮侵漫、房屋倒塌、居民溺亡。但它并未提到有暴风雨——这说明不是台风引起的,可能发生过海啸。这为孙立广的发现提供了史料佐证。
  
那么是哪里的地震引发了海啸?科学家仔细考察了砗磲残骸的分布后,推断地震震中位置可能位于台湾与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地震引发的海啸先冲击到广东沿海大陆架,再冲击西沙。”孙立广认为,有必要对这一区域进行深入地质考察,密切关注这一区域及菲律宾西南海域再次发生大地震和海啸的可能性及其对南海周边海岸和岛屿生态安全的影响。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近海发生海啸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沿岸居民没有海啸灾难的历史记忆,所以几乎没有防范海啸的意识和预警应急机制。但这项研究改变了这一认识。
 
              文汇报 2013年4月15日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nhui/whb/html/2013-04/15/content_35.htm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