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教授建议“郭奖”获得者先考虑兴趣,而不是跟随潮流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不少人将目光投向科学界,中国科学家何时能登顶科研高峰,拿到“诺奖”?昨天下午,在中科大第三十二届郭沫若奖学金颁奖典礼上,在量子态隐形传输领域颇有建树,现年43岁的中科大教授、博导,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说,现在中国的科学成果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他对中国科学家获得“诺奖”表示“看好和乐观”,认为“现在需要的是时间”。
潘建伟是年轻的70后院士,在国际量子态隐形传输领域颇有建树。面对台下33名获得“郭奖”的优秀学生,潘建伟说:“我经常失败,我很少得第一名。不过,我心态一直都很不错,你要知道,比你聪明的人永远都有。”
在今年拿“郭奖”的33个学生中,有25人选择赴美留学,所选择的学校多是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等名校。“其实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加重要。”潘建伟说,在他决定攻读博士学位时,摆在面前有多个选择。他没有选择名校,而是去了欧洲小国奥地利,师从维也纳大学的塞林格教授,原因是“我当时发现塞林格教授在学术上非常活跃”。后来证明,潘建伟对导师的选择是他事业中最成功的一次选择。“在科研上能否成功,取决于你的兴趣。所以我希望这些年轻人能先想想自己想要做什么,而不是跟着社会的潮流。有兴趣的驱动,你才能走得更远,面对失败的时候,你才会有耐心去克服它。”(孔阅 记者 蒋瑜香)
2013年04月22日 合肥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