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05月16日
[中国科学报]呵护大学生创新原动力
■卢荻秋
 
  中国科大给予本科生百分之百选择专业的自由,这在国内高校中开了先河。
 
  就高校人才培养而言,有几个数据应该予以关注:一是第一志愿入学比例,二是入学后希望调整专业的比例,三是如愿调整专业的比例。现实中,相比毕业生就业率、出国率、深造率而言,这三个数据受到关注的程度显然要低得多。相关文献数据库搜索结果也显示,少有人就此作专门的跟踪获取和研究探讨。而事实上,这几个数据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知道,人的创新行为总是在外在和内在的动力支配下发生的。外在动力指的是经济利益、职位晋升、学术荣誉等所产生的激励效应,内在动力则是由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等释放出的原初能量。从动力效应的角度讲,外在动力往往是浅表刺激的、间歇的,因此是难以深入和不可持续的,而内在动力则是由内而外的、长久的,因此是深刻的、源源不断的。
 
  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的一条是呵护、引导、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年轻人的创新原动力能够不绝如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秉持“以人为本、呵护创新”的核心理念,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理念来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大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学业,就成为大学管理中顺理成章的选项。
 
  但是,事实上,这在当今中国高校中还远不尽如人意。首先,高考录取时就有太多的学生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第一志愿专业学习,只能退而求其次进入并不喜欢或不适合的专业学习;其次,即便是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的选择并非出于兴趣和爱好,而是因为对高校专业设置不了解,或者受到中学老师和家长影响、社会价值观诱导等,因此专业选择与兴趣爱好并不匹配;再次,更多人入学后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所在大学又不能提供足够的自主选择调整专业的机会和渠道,只能在痛苦和压抑中硬着头皮完成学业。可想而知,如果大学教育让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热情受到严重压抑,那么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如同婚姻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违背了现代人追求人性、自由、真爱的价值取向,给更多人带来终身的精神桎梏和现实生活的痛苦,因此现代人才会前仆后继地追求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自由恋爱。大学教育也是这样,如果一次高考成绩就决定了一个人今后的专业方向乃至工作领域和发展前途,而大学又不能提供根据个人意愿重新选择的机会,那么,这样的教育必然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现代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许多年来,我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坐而论道已经够多了,五花八门的所谓教育教学改革也是时有所闻,但真正转变教育理念、真正想方设法呵护学生创新原动力的举措却并不多见。中国科大多年来不断创造条件完善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有多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现在更是做到了百分之百自主选择专业,这在高考录取模式暂时还无法实现更为科学的改革的前提下,无疑是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制度设计。
 
  当然,中国科大能做到这一点是有原因的:一是该校有着十多年自主选择专业的探索和实践,经验丰富,做法也比较成熟;二是该校长期坚持精英教育,本科生规模较小,相对而言学生拥有比较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相对较大;三是该校有着“以学生为本”的优良传统,管理层比较容易从学生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
 
  前两者高校各自情况不同,不能强求一致,但后一点理应是所有高校的共同追求,而恰恰是这一点显得相当重要。可以想见的是,要做到让学生百分百自主选择专业,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较多学生在院系之间流动,必然突破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给教学安排、班级管理、学业认定等带来相当多的麻烦。换一句话说,要呵护学生的创新原动力,学校管理层,包括主管领导、教务部门、院系领导、班主任、社区管理者等,就不能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是必须耗费更多的精力去化解管理上新增的压力。
 
  中国科大实现百分之百自主选择专业,目前看来虽然在中国高校还是个孤例,但它代表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因此具有标杆意义,诚愿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能够迅速跟进,迈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步伐。
 
《中国科学报》 (2013-05-16 第6版 大学周刊)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5/273032.shtm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