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可以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没必要为了应试去搞奥赛
陈宇翱:从国际奥赛冠军到“菲涅尔奖”得主
通讯员 刘爱华 本报记者 王磊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05月13日 12 版)
4月9日是陈宇翱的32岁生日。白天他在实验室里忙碌了一天,晚餐时,母亲端出了一个在超市买的小蛋糕。他这才意识到,今天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就在当天,陈宇翱收到了另一份生日礼物——欧洲物理学会正式致函,授予他2013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他在光子、冷原子量子操纵和量子信息、量子模拟等领域的杰出贡献。
菲涅尔奖由欧洲物理学会设立,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是该学会授予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目前,菲涅尔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奖励两名35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各一名。陈宇翱是获此奖项的第二位华人科学家,而前一位获奖者正是他的导师潘建伟院士。
2005年,潘建伟获得此项殊荣,得知这一消息的陈宇翱身在国外,立马扔下手中的实验,和同事一起举行了一场“主角缺席”的庆祝会。
时隔8年,当陈宇翱得知获奖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了潘建伟。“当时,潘老师比我还高兴。”
为了给收音机接交流电,导致父亲所在的工厂全部停电
一路走来,陈宇翱的人生似乎顺风顺水。但是他自己总结:“我不算天才,天分和勤奋占30%,机遇占70%。”1998年,17岁的陈宇翱在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上一举夺得“实验”、“总分”两项第一,填补了中国学生从未在国际物理奥赛中取得过“实验第一名”的空白。
“奥赛本身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是可以的,但是为了应试去搞奥赛没有必要。”陈宇翱回顾自己的奥赛经历颇有感触,他并不赞成把升学作为参加奥赛的唯一目标。
不过,奥赛的成绩的确证明了陈宇翱卓越的动手能力。
陈宇翱从小就爱探索新的东西,具体的表现方式就是拆东西。他曾经因为试图给收音机接交流电,导致父亲所在的工厂全部停电。知道了停电的原委后,父亲没有对他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地和他探讨引起事故的原因。
父亲有意识地培养陈宇翱的动手意识,为他从事科研奠定基础。在量子世界中,宏观世界的经典物理理论并不适用,而需要用实验引领理论的研究方式,这让动手能力优秀的陈宇翱如鱼得水。“量子世界最令人着迷的,就是它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让你有探知的欲望。”
1998年,陈宇翱因为奥赛的成绩被保送进入中国科大“零零班”(教改实验班),和少年班学生一同学习。少年班自由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沉浸在科研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在强手如林的少年班,我的表现并不突出,不过和少年班学生一起学习,互相之间会有思想的碰撞,少年班的这种教育模式很好。”他说。
4个小时的长谈,打开量子世界的一扇窗
2001年,正在读大三的陈宇翱,结识了刚刚回国的潘建伟教授。有一天,潘建伟和陈宇翱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谈话,从天文地理到人文历史,从科学研究到人生理想。连陈宇翱自己也没想到,正是这一次谈话,促使他走上量子研究之路。
当时,除去刚刚听了半学期的量子力学课之外,陈宇翱对量子世界并不了解。后来进入潘建伟正在筹建的实验室,陈宇翱见证了它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个过程很享受,没有太大的压力,你看着实验室一步步搭建起来,有种参与感,很自豪。”2002年,陈宇翱开始准备本科毕业论文。初涉量子世界,他就被这微观世界里的不确定性所深深吸引。
2004年,由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在冷原子存储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陈宇翱的导师潘建伟以玛丽·居里讲席教授的身份到海德堡大学从事量子存储的合作研究,而硕士毕业的陈宇翱在导师的建议下,也跟随前往海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师徒二人在国际上最前沿的冷原子量子实验室又开始了长达4年的合作。
2004年,还在读研究生的陈宇翱,在潘建伟的研究组与同事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中断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同年6月,《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成果,并称赞说这是一项壮举。这一成果同时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学会评出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这对国内的科学成果来说,还是第一次。
之后,在潘建伟的带领下,陈宇翱与同事先后成功实现六光子、八光子的纠缠态。2012年,他们首次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实验卫星”奠定技术基础,并被《自然》杂志称赞为“有望成为远距离量子通信的里程碑”。
2008年,陈宇翱从海德堡大学物理所博士毕业后,留在实验室担任研究助理。同年11月,他进入美因茨大学物理所,以博士后的身份在布洛赫教授的实验室继续从事量子研究。2009年,美因茨的实验团队整体搬迁到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量子光学所,陈宇翱随之到马普所,并被任命为项目负责人。
在2004年前往海德堡之前,导师潘建伟就对陈宇翱明确表示,希望他学成后能够回国从事科研工作。陈宇翱欣然应允。2011年年底,陈宇翱兑现当初的承诺,全职回到母校中国科大工作。
30岁,他入选中组部首批“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成为中国科大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目前,他已经在《自然》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8篇,成果入选《自然》年度十大科技亮点1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亮点”2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2次;入选由两院院士评选出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
物理学家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2个小时
面对菲涅尔奖,陈宇翱感到了随之而来的压力。“这是对个人研究生涯的一个奖励,但是这个奖毕竟是对之前工作的肯定,有了前面的参照系,后面的工作要更加努力才行。”
目前的陈宇翱,像候鸟一样穿梭在位于合肥的中国科大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位于上海的中国科大上海研究院之间,主要从事基于光子和超冷原子操纵的可拓展量子信息处理的研究。
他的生活就像定好了的时钟:早餐后,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午饭和晚饭是他和家人相聚的时间,晚上8点,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回到家里,继续工作到深夜。
“物理学家的平均工作时间是12小时,我很享受这种工作状态。”陈宇翱微笑着说。
“搞科研要经得住喧哗,耐得住寂寞”。陈宇翱始终把高中班主任的话记在心上。他说:“科研道路上难免有挫折和困惑,有时候遇到问题没法解决时,就一个人出去散散步,冷静一下。或者找朋友天南海北地聊,自我放松后,很快又能回到平静的状态。”
工作之余,陈宇翱喜欢游泳,享受在水中遨游的畅快;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看科幻电影。发表在《自然》杂志的文章中,陈宇翱就将量子隐形传态比喻为星际旅行,而这种想象可以追溯到他曾经看过的科幻片《时间隧道》和《星际迷航》。
每当被人问及“未来的梦想”时,陈宇翱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很健谈。他在量子领域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既能“自由地对每个原子实现单独操控,又能够操控几十万个原子,将他们任意排序,探知更多的未知世界”。
“量子世界貌似离人们很远,其实却很近,比如目前银行中的加密系统,我们只能买国外的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用上自己的量子加密技术。”他坚定地说。
http://zqb.cyol.com/html/2013-05/13/nw.D110000zgqnb_20130513_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