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05月29日
[安徽日报]协同创新如何实现1+1 >2 ?

近年来,中国科大以“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培育创新型人才,以合作共建突破体制机制“壁垒”,以跨区域跨高校多元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释放人才、资源活力,起到了“1+1>2”的效果。

  

“所系结合”培育创新人才

  

周六还在广州,周日就在合肥为科大学子上《肝细胞技术及应用》课,这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赖良学本学期的“日常工作”。 “频繁往返于广州、合肥间,已分不清是‘出差’还是‘上班’,俨然已是科大人。”赖良学坦言,有些高校老师偏重前沿技术,科大老师偏重基础教学,两者结合可以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说起培育创新型人才,“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不能不提。作为中科院下属院校,中国科大1958年创办时就确立了“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最初,中科院各研究所对口支援科大相关系科建设。近年来在平等、互惠、共赢的原则下,形成更为牢固的深层次合作。 ”该校党委书记许武介绍,目前科大已与中科院12个分院、23个研究院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21位院士和院、所长受聘兼任科大院系领导,200多名科学家被聘为兼职博导,每年有1000多名本科生在中科院研究院所和其他知名科研机构实践学习。

  

“科技英才班”,是科大“所系结合”创新育人的一大亮点。 5年前,该校与研究所联合创办11个“科技英才班”,采取本硕博长周期培养,学生本科期间在科大进行2年至3年的基础教育,最后1年到2年在研究所学习专业课程,并在研究所导师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 “英才班”有效整合了校所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培养拔尖人才打下了根基。

  

教务处的一组数据,证实了这种创新的效果。目前,已毕业的228名“英才班”学生中,70.6%保送或考入科研院所和国内一流名校读研,24.6%获得全额奖学金出国深造。

  

合作共建突破创新“壁垒”

  

不同的创新主体,拥有不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合作中难免存在本位主义。如何突破体制、机制“壁垒”,达到协同创新目的? “联合共建创新平台,实行‘双岗双聘’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副校长朱长飞透露,科大已与中科院相关研究院所合作组建了17个联合实验室、工程中心,7个实验室已成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定位清楚、分工明确,遵照国际惯例做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就能真正实现互惠双赢,起到‘1+1>2’的效果。 ”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琪说。该实验室2005年由科大近代物理系与中科院高能所合作共建。中科院高能所是大科学工程项目的“国家队”,科大是这一前沿领域的领军者。强强联手后,仅2006~2010年,双方就共同承担了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等多项国家大科学工程以及“973”、“863”重大项目,总经费超过4亿多元,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

  

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则是协同创新的另一范例。该中心2011年由科大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朱长飞表示,双方合作就是希望利用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密集、物质科学研究基础雄厚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解决某些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推动核聚变能源、环境、新材料等领域的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

  

为实现不同创新单元之间的“存量共享、增量共建”,该中心首先在“双岗双聘”制度上作出探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校院双方各有50名教授、研究员获得“双岗双聘”,进入相关创新单元。中心设立的“协同创新”培育基金,经过两轮专家评审和答辩,已选出9个创新方向项目和6个重要方向项目,分别给予50万元和100万元的经费支持。 “申报项目的前提,是研究团队必须由双方联合组建,项目本身必须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中心副主任陆亚林表示,以新的思路搭建并运行的协同创新平台,运行良好、效果显著,合作双方都有激情。

  

多元融合跨越“死亡之谷”

  

近日,由中国科大牵头组建的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教育部“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中国科大是安徽唯一入选的高校。这一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单位中,不仅包括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半导体所,还包括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名校,跨区域、跨高校多元融合已成为中国科大协同创新的一个“方向标”。“不仅要处理好利益关系,更要有开放的胸襟。 ”谈及协同创新,朱长飞深有感触。如今,中国科大协同创新的领域已拓展到院内外和国内外,牵头组建了先进核聚变能和等离子科学等多个协同创新中心。而由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中国科大四方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是其中创新主体最为多元的一个。“这个研究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而是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市场之间搭建的一个创新平台,以期推动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

  

自去年7月奠基以来,该研究院已培育、遴选先进技术项目83个,与中科院研究所和英特尔、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16家联合研发中心、实验室,成立12家科技创新企业,引进注册资金1.2亿元。目前,研究院正在积极申报量子通信“京沪干线运管中心”、国家级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中心及“先进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支撑平台”等国家级、战略性科技平台。 “政府、大学、研究所、企业、金融等不同的创新主体,按照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起来,在各自的环节上发挥独特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延伸创新价值链条。 ”朱长飞说。

  

在基础研究和市场产品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如何才能跨越“死亡之谷”?

  

“显然不能让大学直接去开发市场、去做产品,而应构建一个很好的通道和创新链条。”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表示,先进技术研究院所探索的,正是通过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使基础研究成果转变成先进技术;再通过政府支持、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最终找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有效路径。

  

相关链接·

  

“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该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4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它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国家战略工程。与前两者不同的是,“2011计划”不再扶持哪一所大学,而是要求高校牵头,通过校校、校所、校企等多种方式组成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担国家战略需求。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经专家三轮评审,共有14个协同创新中心从全国167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这些中心的牵头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大等国内20多所名校。(桂运安)

 

          2013年05月28日安徽日报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