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风趣”、“幽默感十足”。尽管在中国科技大学梅德韦杰夫仅逗留了不到一个小时,但其精彩的演讲和互动环节的幽默风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高度好评。更多的中科大师生、校友通过网络等方式关注这一盛事,中国科大校友总会微博直播了演讲,校友开玩笑:“我们又多了一个‘梅校友’。”
【亲切】用俄语交流?“太好了”
高晓英,中科大地球空间学院副教授,曾在莫斯科大学留学8年。“他演讲用词十分到位,和学生互动回答问题也很巧妙,所以现场响起了好几次掌声和笑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侯校长授予他荣誉教授的时候,梅德韦杰夫总理说自己受之有愧,因为没有给大家上过课。 ”听过梅德韦杰夫演讲,高晓英这样表示。
现场,高晓英第一个获得向梅德韦杰夫提问的机会,双方用俄语交流。高晓英开始有点紧张。 “毕竟第一次跟大国总理对话,又是第一个提问。我先问能不能用俄语提问,他说‘太好了’,我觉得他很亲切,马上就不紧张了。 ”
中科大数学专业大四学生黄晟鹏也获得了提问机会。他告诉安徽商报记者,因为已经大四了,正考虑出国留学的问题。“也考虑过去俄罗斯,所以就准备了青年交流的问题,没想到被抽到了提问。”黄晟鹏说,幸好自己在学校经常演话剧,上过舞台,所以提问时候还挺淡定。 “有机会跟俄总理交流,同学们都对我‘羡慕嫉妒恨’啊。 ”
【睿智】赞中科大“世界一流”
陆探微是中科大少年班学院创新试点班的学生,今年刚刚18岁的她已经是一名大三学生。听说能与梅德韦杰夫“面对面”,陆探微很激动。
“早上十点多就到现场等待入场了。我来得早,坐在了第二排。 ”陆探微第二个就获得提问机会。她本来想知道梅德韦杰夫对中科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建议,没想到梅德韦杰夫脱口而出:“你们本来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跟俄总理对话的感觉,陆探微说“非常好”。 “对他的回答,我非常满意。当然,我还是想听听他的建议。 ”中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丁锦文博士是现场最后一个提问的,他同样有留学俄罗斯经历。他告诉安徽商报记者,自己一直关注中俄能源合作,梅德韦杰夫的回答也反映了中俄两国未来合作的广阔前景。 “俄罗斯的科研实力非常强大,我们跟俄罗斯的合作日益紧密,对于我们这些有过留学俄国背景的人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丁锦文认为,梅德韦杰夫昨天在现场表现得幽默感十足,用词也非常直接,很实在。
-场外声音
科大校友:“我们又多了一个‘梅校友’”
在回答中科大学子提问时,梅德韦杰夫脱口而出一句:“你们本来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别人都在向你们学习。 ”这句话被中科大校友广泛转发,很快也被多家网络、电视媒体作为了活动报道的主标题。
梅德韦杰夫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荣誉教授,中科大学子更开心地说:“我们是不是又多了一个‘梅校友’? ”联想到上周末刚刚结束的校友企业招聘会,还有中科大校友开玩笑说,“不知道‘梅校友’明年会不会也像其他校友一样来参加校友企业招聘、作为师兄来招人呢? ”
-现场花絮
记者亲历“最严格”安检
梅德韦杰夫驾到,安保级别自然很高。在中国科技大学采访期间,安徽商报记者就亲历了“最严格”的安检。
上午11时许,设在中科大西区的主会场和分会场,门口有不少高大的安保人员。进场要通过严格的安检。进入分会场的安检相对宽松,即使这样,除了瓶装水等不能带进去,带入的每个包,包括一些包里的小口袋也要打开详细查验。进入主会场和梅德韦杰夫面对面交流的师生则要经历更严格的安检,除了身份证,几乎什么也不能带。 “我们就带了欢迎标语和身份证,手机也不能带进来。 ”一位学生事后告诉记者。
学生举标语“欢迎梅教授”
在昨天的演讲现场,不少学生带来了欢迎标语,其中不少都用中俄两国文字写着“欢迎梅教授”。中科大计算机学院的谢易非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梅德韦杰夫教授,欢迎您”的标语。“字全是我们手写的,俄文翻译是先在网上查,然后请专业老师校对的。 ”为什么称梅德韦杰夫“教授”,谢易非说他和同学们研究过,梅德韦杰夫总理曾长期在学校任教。 “他非常珍视自己担任教授的那段经历,我们觉得这样写他应该感觉更亲切。 ”(记者刘媛媛、胡霈霖)
安徽商报2013-10-24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10/24/006172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