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1时30分,“嫦娥”抱“玉兔”展开奔月之旅。此时此刻,它们正飞赴广寒宫,丈量着漫漫星际空间。这是中国首次尝试月球软着陆。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走出的科研工作者,正默默坚守一线,为“嫦娥”和“玉兔”的这一路保驾护航。他们当中,有的是科大的客座教授,有的曾在科大学习。
1 “嫦娥之父”弹出奔月畅想曲
欧阳自远:“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科大客座教授
从2007年我国发射嫦娥一号,到2010年10月发射嫦娥二号,再到如今发射嫦娥三号,短短6年里我国的探月工程迈出了一个个步伐。
而说到“嫦娥”,就不得不提到“嫦娥一号”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的欧阳自远。现年78岁的欧阳自远,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和中科院地质所,并受聘为中科大客座教授。
欧阳自远从1994年起就开始向有关方面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并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
2为“嫦娥回宫”设计方案
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科大校友
“嫦娥三号”发射后,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吴伟仁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嫦娥三号”探测器80%的产品和技术都是新的,而且百分百国产化。这位航天测控通信与航天系统总体设计专家,1978年11月毕业于中科大无线电系。他自嫦娥二号任务开始,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负责总体技术方案制定,组织关键技术攻关和地面大型试验验证等。
吴伟仁负责我国首次“落月”工程研制实施,论证提出了探月工程三期“无人采样返回”技术实施方案。
3为“玉兔”配眼镜、穿保暖衣
汪增福、叶宏:月球车“玉兔”视觉、热控研制,中科大教授
在“嫦娥三号”奔月时,月球车“玉兔”与之相伴。中科大教授汪增福与叶宏分别承担了月球车的视觉、热控两个系统的研制。“点睛”、“保暖”之举将让月球车看得清楚明白,安度漫漫寒夜。
“玉兔”是无人驾驶月球车,有两个“眼睛”,体现了双目视觉技术,能高质量地感知周围的环境信息,从而能在月球上有目的地工作。将其搬用到地球上的车辆上,采用计算机驾驶,人就可以在夜间驾驶时睡觉。月球上一天的时间,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7天略多,昼夜间隔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4天,而月球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叶宏承担的热控系统研制,就是保证月球车能够安全度过漫漫寒夜。
4毕业论文绘“嫦娥落月”蓝本
谢圆:“落月”技术负责人、中科大校友
“嫦娥三号”在太空怎么“飞”?“玉兔”在月球表面上如何“行走”?从中科大走出的女博士谢圆,正是此次落月技术执行团队的技术负责人,此次落月的技术方案以她在校时的博士毕业论文为基础蓝本。
谢圆现工作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飞行控制中心,在“嫦娥三号”任务中承担探测器飞行控制及月面遥操作控制任务。
2011年5月,谢圆以“月球车遥操作中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为题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取得博士学位,这些研究成果是在国外文献资源缺乏,国内无此类研究成果的情况下取得的。而正是这样一篇论文,为“嫦娥三号”绕月、落月、返回提供了初步的方案。
5给嫦娥装上“顺风耳”
作贡献单位:中国电科16所
“嫦娥三号”进入环月轨道之前,要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进行几次变轨。在什么地方“转身”、角度是多少、加速还是减速,这些动作的实现都需要精确的数据支撑。
月球距离我们38万公里,要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实现“嫦娥三号”卫星和地面的通信,信道的低噪声是最关键因素。中国电科16所研制的低温接收机,就承担着接收来自遥远太空信号的光荣使命,为“嫦娥”装上了一对顺风耳。
6帮“玉兔”矫正“眼镜度数”
作贡献单位: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嫦娥三号”还搭载了一个被称为“红外眼”的探测设备——红外成像光谱仪,它被置于“月球车”的月面巡视器上,当巡视器从着陆器中驶出,便开启这一关键探测设备。其中,由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设计的红外成像光谱仪定标器可实现对“红外眼”的精度校正。
7 “减震器”助嫦娥安全着陆
作贡献单位:中科院固体所
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使用降落伞,为了承受着陆时的巨大冲击,中科院固体所的科研人员为嫦娥三号研制出新型“减震器”,帮助嫦娥在月球顺利软着陆。
据悉,科研人员为减震器选择的这种新型金属与普通钢不一样,塑性非常好,有着强大的变形能力,通过类似于弹簧一样的“变形”,可以将能量消释掉。
江淮晨报 于巧妮 2013年12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