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3年12月23日
[合肥晚报]中科大教授谢毅:“荣誉只是副产品”

她是教育部化学领域第一位女性长江特聘教授,她是迄今为止国家基金委化学部唯一一位女性创新群体带头人,她是首位获得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的华人科学家——2013年新当选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仅两名女性,45岁的谢毅为年龄最小者。

[谈成绩]

“荣誉只是从事科研收获的副产品”

1984年,因为高考化学成绩出色,谢毅被录取到厦门大学化学系。“这并不是我主动选择的结果,高中时最喜欢物理,还得过全校竞赛的第一名,但高考时意外失利,化学却考得特别好。”谢毅笑谈。

大四才对化学开始产生兴趣的谢毅,并没有一路坦途地走上科研之路。1988年,她大学毕业,分到合肥的一家化工厂当助理工程师。因为身在合肥,她便报考了中国科大应用化学系,并成为钱逸泰院士门下的弟子,逐渐开启了她的学术科研之路。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事先没有规划。我不喜欢刻意为之的生活状态,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刻意去做就会成功的。”如今,已经在科研界闯荡近20年的谢毅,回看自己的经历,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反而是以顺其自然的淡定心态,认真积极地面对生活赐予你的每一段际遇,可能会收获更多。” 谢毅说,“荣誉和称号只是从事科研过程中所收获的副产品。”

 [谈成长]

“我很幸运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在谢毅的科研经历上,有两次非常清晰的转型:从溶剂热制备非氧化物的建立,到发展特征结构构筑无机功能材料方法学,再到深入研究无机固体中的电、声调制。

这两次转型是谢毅科研生涯中,极具挑战性的重大转型。

“我很幸运,得到了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谢毅课题组相关工作在《美国化学会志》上连续发表了5篇论文,被誉为“化学化工领域风向标”的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做了长篇专题评述,国际同行又评价她们提出的体系和方法是“有潜力的今后寻找热电材料的方向”。

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谢毅思路明晰:“电、声调制是固体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领域,低维固体中的电、声调制更是有很多新奇的现象在不断被发现。不管是在基础还是应用上,未来都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这也是我希望继续努力的方向。”

“做科研要耐得住那份寂寞”

在科研的路上,虽然斩获颇丰,却并非一帆风顺。

2007和2008年,谢毅和她的小组遇到了研究上的瓶颈。两年多的时间里,课题组没有发表一篇有分量的论文。学生们都有些泄气,谢毅一方面分析原因,一方面用幽默的语言给自己和学生们减压:“别人运气好吃肉,咱们就啃骨头呗。”

“做科研,特别是不顺利的时候,要耐得住那份寂寞。”谢毅说,“在科研路上,一定要有韧劲,要有坚持的毅力和开阔的胸怀。”

面对众多的荣誉和掌声,谢毅一直保持着一份谦逊和冷静,她说:“我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名老师,把学生培养好,使他们能以尽可能高的起点进入社会是我的动力。”尽管科研任务繁重,她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十几年来每个学期都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固体化学》。

谢毅也以她严谨认真的作风深刻地影响着弟子。“每天早晨7点,谢老师就来办公室工作了。她思维活跃,对科研的敏感度高,随时有新想法就随时找学生来讨论,气氛自由而热烈。她总是会替学生考虑很多,为学生做科研创造条件,也调动各种资源帮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谢毅的学生、基金委首批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吴长征特任教授说,“导师对待科研的专注精神、以身作则,对学生无私的关心与帮助,深深影响了我,这也是我现在与学生相处的准则。”

感言:

“有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很可能你的100次尝试中,有99次都是失败的,但积极的心态会帮助你捕获那1次的成功。”

 

2013-12-20 10:43   稿源: 合肥在线-合肥晚报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