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科大先研院”系列报道:
革故鼎新 力破藩篱 “世界一流研究院”在肥露峥嵘
导语:合肥市与中科大,一个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创新实践屡有举世瞩目之举;一个是享誉全球的高等学府,科技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灿若群星。安徽省、中科院、合肥市与中科大四方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不断探路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在创新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上搭建起一道桥梁。本台从今天起推出“共铸创新高地,翥梦中国硅谷——探访中科大先研院”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中科大先研院在创新之路上的探索历程。今天播出第一集《革故鼎新 力破藩篱——世界一流研究院在肥露峥嵘》。
这位小伙子叫王潇潇,是中科大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在导师周逸峰教授的指导下,取得了"视知觉学习机制和疗效研究”的科研成果。本想开创一番事业,可现有的体制藩篱却成了阻碍他实现梦想的“绊脚石”。
【同期声】中科大博士 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潇潇 首先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解决不了,搞下来至少需要两年,这样几十万就全搞那上面去了……
2012年7月28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在高新区破土动工。10月24日,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揭牌。先研院的边建设边运行,不仅搭建起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桥梁,也给王潇潇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同期声】中科大博士 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潇潇 首先帮我解决了知识产权的问题,由先研院捆绑上报……
借助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个平台,王潇潇不但解决了困扰他的知识产权问题,还得到了办公场所和资金的扶持。今年四月,他和导师共同创办的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如今,像王潇潇一样借助先研院这一平台发展起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三十多家。
【同期声】中科大博士 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潇潇 ……可以说,要不是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个平台,就没有我的这个企业。
“不是学校,不是企业孵化器,不是科研院所,也不是政府事业单位,但兼具它们的部分功能,改变以往政产学研‘各拉各车’互不相通的局面。”而在人才培养功能上的创新,更是中科大先研院区别于国内大多数“研究院”的显著特征。今年9月15日,先研院迎来首批400多名研究生入住。目前,先研院已聘任8位创业导师,都是行业领军人物。作为配套体制,学生们取得了发明专利、为企业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等,都有可能为学业成果评价“加分”。
【同期声】中科大博士 合肥科飞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王潇潇 像我们学校,以前外流的人才太多了,现在……
【同期声】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金刚……
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开局无疑值得喝彩: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20多家知名企业已在此抢建研发中心;孵化注册创新企业20余家,吸引注册资金1.9亿元;与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牛津大学等海外名校就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初步达成合作协议,在美国“硅谷”设立办事处……在这里,科技创新的动力和活力正在被充分激活。“大学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支撑。”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吴存荣多次强调,先研院是城市与大学合作发展的新模式、科技体制创新的产物、自主创新的重要战略平台,先研院的探索将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积累经验。
打造五大平台 进军科技前沿
导语:在“共铸创新高地、翥梦中国硅谷”的进程中,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不仅引进知名企业抢滩登陆,建立联合实验室,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自身平台的建设,不断向全球科技最前沿进军,在科研领域和产业发展上抢占制高点。
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然而长期以来,集成电路和芯片产业一直是我国的短板。目前,合肥乃至国内家电、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使用的芯片,约85%从国外进口,仅合肥一年芯片的需求量就超过200亿元。
【同期声】中国科大先研院龙芯联合实验室 项目负责人 彭飞 ……我国芯片的进口已经超过了石油……【同期声】
面对短板,中科大先研院率先在国内抢占行业高地,搭建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产业共性平台,目前已投入运行的“中科大——龙芯联合实验室”,以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芯片为基础,在推广应用上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同期声】中国科大先研院龙芯联合实验室 项目负责人 彭飞……介绍成果,未来发展……
未来,中科大-龙芯联合实验室将以打造中国的英特尔为目标,在芯片软件应用领域向前沿科技进军。而在硬件方面,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已在先研院落地。
2012年,合肥建成全球首个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标志着大容量的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取得关键突破。下一步,连接北京与上海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将启动建设,总控中心就设在中科大先研院。这将是世界第一条空间大尺度广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也是未来量子通信走向运营的重要基础。而这也是中科大先研院着力打造的合肥未来网络城域试验网、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工程总控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先进技术与产业金融服务支撑平台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产业共性平台等五大平台之一(字幕)。
实现科研技术产业化,金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为此,合肥市、中科大先研院联合了设立先进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对高技术项目从创意阶段就开始扶持。通过3年努力,将建立总规模达5亿元的5支基金,可带动社会资本20亿元,投资先研院项目30个。
【同期声】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金刚……
技术服务生活 绿色建设典范
导语:共铸创新高地,翥梦中国硅谷,今天继续关注中科大先研院。从先试先用创新领域新成果开始,中科大先研院项目建设大量采用住宅产业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使项目本身散发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魅力,又加快了施工进度,在合肥大建设进程中树立新典范。
作为合肥首个实施住宅产业化的示范性项目,中科大先研院一期工程中的人才公寓项目采用了产业化建设模式,不仅保温、采光、隔音效果显著,建设速度快,而且实现交付即入住,是典型的“绿色建筑”,获得了入住学生和物业服务机构的广泛赞誉。
采访 学生 薛双百 有空调,有24小时淋浴,就跟家一样,很舒服
据了解,人才公寓项目从3月1日开始吊装,以平均约6天一层的速度,仅用86天就完成了主体吊装。
采访 中科大先研院人才公寓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 彭骑兵 与传统浇注建构方式不同,这种工艺的大部分结构在工厂完成,现场施工就像‘搭积木’,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服务生活。中科大先研院项目打造了全省首个正式运营的太阳能微网发电系统。借助阳光,使园区的路灯及景观灯用电实现“自给自足”。
采访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电站事业部工程师 王伟巍 综合主楼采用的太阳能系统每年能发电20多万度,基本保障了园区路灯和景观灯,每年估计能节省十几万。
采访 中科大先研院综合主楼项目总监 侯岚 综合主楼不仅有太阳能,还有地源热泵系统,能提供大楼的制冷取暖,还有大楼的的玻璃也是新材料。
该项目公共建筑规模利用先进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这里的暖通、给排水、照明等能耗系统,实现远程监管和调节,为全省首创。从环境、资源到人员活动全部数字化和信息化,收获显著的节能环保效益。
中科大先研院一期占地575亩,含24个建筑单体及室外总体、景观绿化,总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概算投资30亿元,当前开工合同价12亿元,开工率61.36%。目前,综合楼主楼将竣工验收。(字幕)
采访 现场施工负责人何洪春 很快研发实验楼将在元旦前后竣工
园区道路和市政道路连通,园区设施和市政设施共享,不设围墙。据介绍,未来,总占地约2000亩的中科大先研院将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绿化率约达50%,这片创新高地将与合肥大城有机融为一体。
创新机制体制 加速转型发展
导语:共铸创新高地,翥梦中国硅谷。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是发挥科教结合优势,开展协同创新,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已经将中科大先研院列入三大自主创新平台之一,并纳入安徽省“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建设。未来5~10年,先研院将成为全国标志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国家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赵刚教授是中科大先研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的博士生导师,致力于细胞低温保存研究。临床医学中经常要用到的输血大家都不陌生,可血液在保存中还要加入低温保护剂,病人使用前再进行去除。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去除低温保护剂的方法都基于离心原理,存在细胞损伤大、容易被污染等问题。赵刚教授和他的研发团队几年前就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并取得了试验的成功。正是由了先进技术研究院这个平台,让他的研究成果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目前,他们研制的世界首台膜式低温保护剂处理仪在合肥问世。
【同期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赵刚 教授 博导 介绍仪器的先进性 ……如果在以前,可能成果就在论文上了,现在……
赵刚教授表示,目前依托这项成果的企业化运作正在进行,将来可望做到年产值超千万元的规模。创新的机制体制,打通了基础研究和产品、市场之间的障碍,必将激活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人才培养上,先研院更是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创新实践、创业指导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
【同期声】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中心 赵刚 教授 博导 ……双导师制,学生……
目前,先进技术研究院一期工程省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1.74亿元,建立创新联合体20多家,孵化出创新企业20多家,吸引注册资金1.9亿元。未来5—10年,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超过5个,研发项目超过500项,发明专利超过2000件,建成全国标志性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并最终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创新技术研发机构。
合肥电视台2012-1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