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中科大物理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陈仙辉教授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王楠林研究员、闻海虎研究员、方忠教授研究团队,凭借在“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此前,自2000年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3年里有9次空缺,目前已连续空缺3年。此次超导领域的大突破,标志着中科大超导研究已跻身世界一流方阵。
获奖团队三人出自科大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经连续三年空缺。此次由陈仙辉、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确定了铁基超导体是新一类非常规超导体,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探索和研究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热潮,荣获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谈起此次获奖,陈仙辉表示,“基础研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自由探索到深入研究,再到实验设备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次我们的超导研究之所以能获得这个荣誉,其实也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积累。其实早在1986年我们就一直坚持在做超导方面的研究,至今已经有20多年了。”
据介绍,本次获奖团队中有三位主要成员出自中国科大,除陈仙辉外,赵忠贤院士为中国科大1964届本科毕业生,王楠林在中国科大获得博士学位。
“超导”能改善通信信号
究竟什么是超导?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或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并且不能被磁场穿过的现象。
这个专业名词,其实被广泛地运用在科学研究、信息通讯、工业加工、能源存储、交通运输、生物医学乃至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超导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比如说高温超导滤波器已被应用于手机和卫星通讯,明显改善了通信信号和能量损耗;超导量子干涉器件(SQUID)装备在医疗设备上使用,大大加强了对人体心脑探测检查的精确度和灵敏度等等。
在超导研究的历史上,已经有10人获得了5次诺贝尔奖。以陈仙辉为代表的中国科大超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却一直坚持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二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并与物理所的同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研究。
■人物
“严师”陈仙辉
谈起对陈仙辉的印象,熟悉他的人都会提到两个词:“严格和严厉”。而这也是学生对这位老师的普遍评价。
对于实验数据,陈仙辉的要求几乎苛刻。实验结果出来后,他要求多次重复,做到确定无疑。他的学生刘荣华说,“对实验结果,陈老师经常问我们:你能确定吗?你能拍着胸脯说是正确的吗?”
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陈仙辉的硕士生一般在二年级时就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在研究上,他对学生严厉,但在生活细节上,他对于学生表现出父亲般的关爱。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除了国家和学校发的助学金和补贴外,陈仙辉还经常给每个学生补贴几百元。学生想出国,他就写推荐信给同行,曾获得“宝钢特别奖”的博士生吴涛,就是由他推荐到法国格勒诺布尔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
相关新闻
科大多项成果获奖
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与科大也有较深渊源,他是中国科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
在本次奖励大会上,中科大的研究成果还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龚流柱教授与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蒋耀忠研究员等人在“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同效应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合肥晚报2014-1-11http://epaper.hf365.com/hfwb/html/2014-01/11/content_762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