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太空望远镜:揭开星空的面纱(科普之窗)
张阳阳
《 人民日报 》( 2014年02月07日 20 版)
星空,深邃、美丽而又神秘,自古以来,不知吸引了多少人向它投去好奇的目光。可是距离上的遥远,使人们始终难以窥测星空的奥秘。上古时期的传说里,它属于神灵的领域;古希腊的哲学家口中,它是完美永恒的世界。古埃及的占星者,发现它能预告尼罗河的汛期;我国的二十八宿,被用来卜测吉凶祸福。尽管有各种推测和论断,星空却仍如害羞的少女,将自己的面目隐藏在了闪耀着清辉的面纱之后。
1609年,望远镜诞生于荷兰一位制镜师之手。人们口口相传望远镜那视远为近的神奇魔力。当时正在威尼斯访友的伽利略听闻这一消息时更是激动异常。这难以抑制的激动来自于他对望远镜巨大价值的准确把握,更来自于他对制造出更好的望远镜的绝对自信。将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装在铅管的两端,伽利略就顺利地组装了一只能放大两三倍的望远镜。这玩具一般的家伙可不会让这位近代科学先驱止步。通过磨制出更好的透镜,他很快制作出一只倍率为9的双筒望远镜。在威尼斯港口的塔楼上,意气风发的伽利略手持这只望远镜比经验丰富的瞭望员早两小时观测到了入港船只,成功展示了它的商业价值。带着在威尼斯成功的雏凤清啼,伽利略回到佛罗伦萨后,很快就将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增至32。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伽利略将望远镜指向了月球。我们可以想象他颤抖着双手,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内心震惊之余,更渴望得到上帝的宽恕。这一指,彻底颠覆了欧洲人的天文信仰——月球不是完美的,它的表面坑洼不平;这一指,揭开了人类观测太空的新篇章——目视千里得以实现,许多看不见的星体呈现在眼前。
时至今日,太空望远镜在设计原理、外形结构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口径天文望远镜指向天空。它们拥有极高的分辨率以及先进的天文摄影系统等高科技装置……然而,在地面观测还是会受到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厚厚的大气层一方面会吸收大量的紫外线、近红外线等宇宙射线,另一方面又极易对穿过其中的光线产生扰动,从而影响望远镜的分辨率。除此之外,观测视野和天气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限制因素。
对望远镜而言,没有比太空更为理想的观测场所了。正是这些原因促成哈勃望远镜于1990年被送上太空。它的名字来源于发现存在银河系外星系及宇宙不断膨胀的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作为望远镜发展史上最为闪耀的明星,高踞大气层外绕地环行的哈勃望远镜不但可以24小时观测,将扫视的范围覆盖整个太空,其提供图像的清晰度更能达到地面观测的10倍。哈勃望远镜描绘出一幅幅奇妙动人的宇宙画卷:壮观如彗星撞击行星,超新星爆发这般瑰丽的宇宙奇景;细微至太阳系外行星大气层中如此微弱的水存在迹象;深远达宇宙大爆炸后5亿年的情景,让我们得以一窥太空边疆的最古老星系……
浩瀚而又神秘的星空充满了未知。因为未知,我们不懈探索。望远镜家族历经400年的发展,如今已经非常壮大。这也使得我们的视线越来越接近宇宙深处。我们对于所处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也越来越清晰准确。前面的路还有多少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目前还不可知。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