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铭
作为国际上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潘建伟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他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英国《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他还是中组部首批“中科院人才计划”入选者,41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2012年起,记者连续3年3次采访潘建伟。与前两次不同,今年他的名片上多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的头衔。在别人眼中,身份往往象征着荣誉和地位,而在潘建伟看来,“转型”更多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他笑着说,“心跳和血压都比以前升高了不少”。
他的时间被“切割”成几个固定板块:“周一、周二,雷打不动地和学生讨论学术问题,周三、周四做量子通信工程项目的一些协调和管理工作,周五集中处理一些行政事务。”
“担不担心基础研究受到影响?”
潘建伟回应道,“在基础研究上,我主要负责明确总体目标、给出大的方向,至于实现路径,更多地放手让年轻人去干。他们都很优秀,我相信他们会干得很好。量子通信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量子通信的实用化是国家急需的,这些项目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实际上,在培养年轻的科研力量方面,潘建伟的精心“布阵”早已开始。10多年前,他像“放风筝”一样,将不同学科背景的年轻人推荐到海外,在德国、英国、美国、瑞士、奥地利等的优秀的量子信息研究国际小组里锻炼。
令潘建伟欣慰的是,出去的每个人都回来了:研究冷原子物理的陈帅、苑震生、陈宇翱,研究量子点的陆朝阳,研究单光子探测器的张强和张军,研究光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陈凯,以及研究理论的赵博和邓友金……一支量子科技“梦之队”由此诞生,“团队的平均年龄在36岁左右,正是最具有科研活力、最能出成绩的时候。”
潘建伟常拿《西游记》打比方,告诉学生在科研方面要“胆大一点”。很早开始量子通信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就证明了潘建伟的“大胆”,体现了他超前的战略眼光。
2007年,潘建伟团队已经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量级安全量子通信的3个团队之一。2008年秋天,潘建伟团队在合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光量子电话网,实现了“一次一密”加密方式的实时网络通话,真正做到了“电话互联互通、语音实时加密、安全牢不可破”的量子保密电话网络系统。2012年,潘建伟团队在安徽合肥建成世界上首个覆盖整个城区的规模化(46个节点)量子通信网络,标志着大容量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成熟。2012年底,潘建伟团队的最新型量子通信装备在北京投入常态运行,为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就在潘建伟一度担心“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时,“棱镜门”事件的发生为全球信息安全敲响警钟,人们获知美国正在着手建设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并计划拓展到星地量子通信。这无疑证明,潘建伟团队早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2013年,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我国启动了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潘建伟任首席科学家,将于2016年前后建成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推动量子通信技术在国防、政务、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同时,正在实施中的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计划2016年左右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自然》杂志在其新闻特稿《数据隐形传输:量子的空间竞赛》中写道,“中国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发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立起首个全球量子通信网络。”
现在,令潘建伟烦恼的是国内产业基础。因为仅在基础科研方面领先,并不意味着最后就能“摘到果子”。“如果买不到器件了,怎么办?”潘建伟又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基础科研以外。如何自主研发核心量子器件,并将产业力量集聚在一起,把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摆在潘建伟面前的又一项重要课题。
经济日报2014-6-4http://paper.ce.cn/jjrb/html/2014-06/04/content_202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