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晶晶
秦礼萍,出生于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化专业教授,因在应用同位素异常对太阳系形成时的天文学环境进行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获欧洲地球化学学会2014年豪特曼斯奖(Houtermans Award),成为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人。
“‘70后’现在已经是35岁到45岁的年纪了。这个年纪是科研生涯的黄金时期,很多人这时已经有较好的科研基础,开始培养和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他们思维活跃,正是大展拳脚的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2014年豪特曼斯奖获得者秦礼萍这样定位中科院里的“70后”。
秦礼萍对于中科大的向往,开始于高中一年级时的化学课,“那时我们的化学老师总是自豪地提起他的几个得意门生考进了科大”。高中阶段数理化成绩都非常好的秦礼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攻读理科。抱着“我要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坚定想法,她在高考志愿上认真地填写了心中一直以来所向往的、跟科学家画等号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名字。
录取通知书如约而至,只是录取专业并不是她所向往的生物系或者物理系,而是地球化学专业。
“当时可选择的余地也不多。不过事实证明我很喜欢这个专业,如果当初去读了生物,可能人生会很不同。”
谈到在中科大阶段的学习在自己整个科研生涯中充当了什么角色时,秦礼萍回答说:“起了启蒙者的作用。科大的经历让我知道科研究竟是什么。”
初进校门,她参加了地化系组织的教授和新生们的座谈会。多年后的今天,她依然对这样的交流充满感激——“这真的是很好的事情”。听老师讲他们当年报考学校、专业和后来科研的经历,让秦礼萍和她的同学们一下子对完全陌生的专业多了几分亲切感。
“我会憧憬很多年后我也可以跟我的学生讲我的故事。”将近20年后的今天,秦礼萍仍然清晰记得当年座谈会上老师们神采飞扬的神情,“那份从内心里散发出来的骄傲和对工作的热爱,我真心希望我们的新生也能有我这样的经历。”
本科毕业后,秦礼萍远渡太平洋去往美国深造,一待就是十年。做完两期博士后之后,秦礼萍决定回国。当时身边有一些反对的声音,儿子年幼,丈夫也在美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本人在美国地球化学界也逐渐积累起一些知名度。
“当时我爱人支持我,跟我说想做什么就去做,而且‘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提供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还有以前系里老师的期盼,最终我还是决定回来了。”
尽管在国外已经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和稳定的生活,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国,回到自己深爱的母校。
2012年,秦礼萍入选“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回到中科大任教,开始着手创立自己的实验室,并且开始带研究生。
秦礼萍目前两个主要研究方向是同位素宇宙化学以及生物地球化学,她利用短周期放射性同位素定年体系研究太阳系早期物质的形成与演化,比如地月系统及其他行星和小行星的演化史。在生物救援方面,她已发表的论文有《利用生物刺激对铬污染进行环境救援过程中的铬的稳定同位素分馏》等。
十年的美国职业生涯,锻造了秦礼萍的独立科研精神,她非常想将这样的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也是师弟师妹们。
她经常提醒学生的一件事情是:“要带着脑子做实验。”
现在有五名研究生在秦礼萍门下学习,对待这些比她小十岁左右的学生,她偶尔十分严厉。
秦礼萍将自己的角色定义为“领路人”,而不是“陪读者”。初到美国时,她很不适应教育模式及思考方式的变化,直到导师告诉她:“我知道的一点都不比你多。”她才恍然大悟,原来学生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导师身后,独立学习和思考才是科研工作最最核心的要义。
她希望给予学生这样的训练。“我现在带学生,会要求他们要自己动脑子。导师只是指一个方向,剩下的工作要靠自己。不能等着导师去喂,要做导师的脑子。”
尽管科研和教学的任务已经让秦礼萍的日程十分紧张,她还是会尽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活动。近20年前从前辈身上汲取到的养分,今天她也想分享给自己的后辈。哪怕对他们有一点点的启发和鼓励,对她来说,也是令人十分满足的慰藉。
在中科大学习、工作、生活的秦礼萍,对这座学府的感情尤为深厚。她总结中科大的气质是——“踏实、不浮躁,坚持自己”。
“在很多大学扩招的今天,中科大还坚持不盲目扩招就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让秦礼萍颇为感概的是,在很多高校研究生转行、离开科研工作去从事薪酬比较高的行业的时候,中科大的大部分毕业生们还在坚守自己最初选择的科研工作。“以我在国外的经历来看,我们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都坚持从事科研工作,很多海外知名华人学者都是中科大毕业生。”
“我们的历史还算短,但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是领先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老一辈的科学工作者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之际,秦礼萍说道,“希望我们的科研水平在未来能有更大的提高,也希望我们这代人能在不久的将来接好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