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4年10月24日
[成都商报]扫地机器人将学会端茶递水 中美大学合作开发“云机器人”取得实验成功

成都商报记者 罗天 综合报道

 

当大数据遇上机器人 开启了一个新纪元———“云机器人”时代

 

一个只会扫地的机器人,通过“学习”,练成了做菜的本领……这听起来很像科幻大片,但事实上,机器人的“进化”已开始变成现实。在日前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201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中,中科大机器人实验室的专家携手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实验室进行的首次云机器人实验取得成功,并以最高分获得本次大赛技术挑战赛冠军。 

 

联合项目中方负责人、中科大人工智能中心和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称,这意味着以后每个机器人可以携手相互学习,自我升级以应对任何突发状况,而不再是单兵作战。

 

■云平台就像是一个机器人的万维网,包含巨大的网络和数据存储库,通过它机器人互相之间可以了解彼此的行为以及经历过的环境。

 

■云平台上的所有信息都采用机器语言进行存储,以便被机器人直接读取。

 

■机器人需要安装一套相关的硬件设备,以便将搜集到的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上,再分享给其它机器人。

 

■云平台可以帮助机器人之间分享信息,帮助它们变得更智能。

 

什么是云机器人

 

“云机器人”,一般是指将信息资料存储在云端的服务器上,并让机器人在必要时通过联网的方式从云端获得这些资料。这个新名词的提出被认为将开启智能机器人的新纪元。  

 

中科大人工智能中心和机器人实验室主任陈小平教授举了此次联合实验中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更了解“云机器人”。

 

在没有对机器人提前进行编程的前提下,用户对“可佳”说了一句“我渴了”。陈小平说:“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没有提前编程,需要机器人自己分析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图。”在这一阶段,中科大的“可佳”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认为说话的人需要机器人给他送水或者饮料。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可宝”则不行。

 

在接下来的自动规划服务阶段,“可佳”不知道怎么去开展这个任务,但是“可宝”知道。于是“可宝”通过云平台告诉“可佳”,水、饮料可能在冰箱里或是桌上的杯子里。“可佳”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就顺利地找到了水并递给了说话的人。这就避免了机器人毫无目的地满屋子乱找。

 

云机器人如何工作

机器人通过云平台“互相取经”

 

“云机器人是服务型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阶段,也将是未来机器人研究的主要方向。”陈小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研究发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机器人由于硬件和基础软件的不同,所具备的能力以及从各自环境中获取的知识和技术也各不相同。”

 

因此,科学家们设想,如果让不同的机器人与云计算平台相结合,从云平台和其它机器人那里获取有关知识和技能,那么就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人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合作,从而极大地拓展每一台机器人的能力范围,并降低开发成本。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被认为同样适用于机器人。虽然机器人之间有不同的制造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当它们的任务有所重合时,云平台就能帮助机器人互相取经。

 

云平台帮助机器人联手解决问题

 

机器人通常需要事先进行编程,传统机器人所编程序主要是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不需要进行自我更新升级。而云机器人则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自我的取长补短。

 

陈小平说,“云机器人要实现自我的取长补短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最简单的方式是机器人之间实现一些数据的分享,这种速度也很快。而更高阶段是对分享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规划下一步行动。”

 

一般来说,如果机器人要进行这种自我取长补短一般要提前人为设定程序。但是这次联合项目进行的初步实验属于更高级的“任务驱动”,即提前设置一个任务,本地的机器人解决不了,促使它到云端寻求帮助。别的机器人都挂在同一个“云”上,相当于这个问题被发布到了“论坛”,“论坛”在线的用户对它进行回答。本地机器人在收到答案后,依照答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在这次实验中,位于合肥的中科大机器人“可佳”与位于美国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可宝”机器人之间进行了远程合作与资源共享测试,内容涉及来自网络的1.1万多个用户任务和400多个用户愿望。

 

通过云端向双方机器人提供知识源和数据源,“可佳”向“可宝”输送语义理解和自动规划服务,“可宝”向“可佳”输送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合作,两个机器人分别完成了各自单独工作无法完成的测试任务。陈小平说:“通过云平台,机器人可以在面临突发问题时,携手解决问题。”

 

这意味着什么

以后,你家的扫地机器人不只能扫地,还可以端茶递水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参与联合实验的机器人“可佳”是中科大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机器人,由于是样机,造价很高,将来的目标是要实现商业化,让云机器人走进寻常百姓家。

 

陈小平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云机器人商业化之后,市场潜力会非常巨大。中科大有一个团队就在专门负责研究商业化的问题。我们希望这些云机器人能够广泛运用在家庭生活、医疗服务等方面。”

 

现阶段,虽然也有一些服务型机器人,但基本上功能比较单一,而且价格昂贵。比如,扫地的机器人就只会扫地,不会端茶递水。云机器人普及以后,机器人之间通过云平台相互学习,就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届时,机器人就会越来越“能干”,端茶递水不再是难事。

 

据陈小平估计,“一旦实现商业化后,云机器人就会走进寻常人家。在确保质量功能的基础上,价格会比样机便宜很多。大概几千到几万元之间。”

 

成都商报2014-10-22http://e.chengdu.cn/html/2014-10/22/content_494002.htm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