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建设 培育技术创新丛林
“这是智能玻璃,能根据环境温度对红外光透过率进行自动调控。”拿起一块看似普通的玻璃,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综合管理部主任王伟介绍,目前这种玻璃已被应用到波音公司的飞机舷窗上。
这只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实现产业化的诸多成果之一。揭牌2年多,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吸引了400名工程硕士,与英特尔、微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共建33个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形成了“技术创新丛林”,并搭建未来网络实验设施运管中心、量子通信南北干线运管中心等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成为中西部地区又一创新高地。
科技强则产业强。众所周知,冠有“家电大省”之名的安徽曾一度因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品牌,产业陷入“空心化”危机。近年来,我省依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等研发机构,在家电行业大力实施“铸心工程”,依靠创新完成了从家电大省到家电强省的跨越!产业也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升级,合肥三洋自主研发了代表国际尖端洗衣机技术的智能空气“洗—干”一体机;美菱不断推出保鲜、节能、纳米材料电冰箱,不断引领电冰箱技术进步;晶弘冰箱诞生之初就定位中高端,“瞬冷冻”技术一举颠覆了冰箱在“健康保鲜”领域的定义。
除了中科大先研院、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这样优秀的产学研平台,我省还有一大批“创新丛林”在茁壮生长。截至目前,全省各市围绕首位产业,组建了2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14家、国家级1家。
抢占高地 成果产业比翼齐飞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日,那一天未来网络合肥先导试验网开通仪式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此次开通的合肥先导试验网创下了“国际上第一个支持协议无感知转发技术的广域网络试验床”等四个第一。
像未来网的开通一样,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徽创新创造了众多的国内乃至世界第一,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加速发展。今年初,国内首条8.5代氧化物面板生产线在合肥京东方正式投产。 “合肥造”110英吋超高清显示屏、冰箱透明显示屏等尖端产品惊艳亮相。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平板显示这一关键技术,站到了与三星、夏普等国际巨头同一级别的平台上。以京东方为时空坐标点,一个吸引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拉动投资额近400亿元、实现产值达千亿元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正在江淮大地加速形成。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制高点”——智能语音技术领域,皖人正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作为亚洲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今年率先发布了“讯飞语音云”平台。借助全球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合肥有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语音产业高地,诞生又一个千亿元产业集群。
今年7月,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我省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智能装备、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等10大高成长性产业正汇聚增长新动力,在未来数年间实现近万亿元产值,成为我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量子科技驰骋世界最前沿
“当年杨振宁、李政道先生证明,中国人在国外可以做很好的科学研究。我们现在也证明了,中国人在国内也可以做很好的研究。 ”中科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潘建伟自信地说。 “20多年前,中国量子物理研究还没起步,今天已成为这方面最顶尖的国家之一,中科大也成为最顶尖的研究机构之一。 ”国际量子大会主席阿里亚诺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
今年,潘建伟院士头上多了一个头衔——中科大副校长,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在量子科技领域继续驰骋。这一年,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研究中心”在中科大挂牌成立,他率领的团队将可以抵御黑客攻击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刷新世界纪录;这一年,国家级重大工程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落户合肥,中科大完成“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主要技术攻关;这一年,中科大量子通信技术在合肥市公安系统“天网工程”中成功应用,并将技术“出口”到济南,建成全国首个以承载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大型量子通信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中国梦,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为之努力。 ”潘建伟表示,虽然当上了副校长,平时有不少校务要处理,但实验室依然是他最流连忘返的地方。为了实现中国的量子通信梦,潘建伟这些年来一直率领团队与时间 “赛跑”,每周工作7天、每天超过12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为培养年轻队伍,他还把优秀人才送到国外最好的量子信息研究小组锻炼。
潘建伟团队自组建以来,始终活跃在量子科技前沿,他们的成果1次入选《自然》评选的年度十大科技亮点、2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事件。然而,因为潘院士太忙,想采访到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有机会逮住他,一定会让他多说几句。 ”这成了跑口记者采访“大牛”的秘诀。
2014年12月31日安徽日报(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