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女孩的那句“你到底爱不爱我”就有了简单的回答:
叫他去医院检查吧,机器会告诉你答案——
爱你有多深,扫描图谱全知道
这项持续了一年半的研究结果显示,恋爱组的左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局部一致性明显高于单身组和分手组,并且会随着恋爱时间的增长而升高,也会随着分手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浪漫的爱情是数千年来不停地在诗歌、歌曲、小说以及神话传说中被吟诵、被描述且又让人们牵肠挂肚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神秘话题,而最近的研究终于发现:爱情真的可以改变我们的大脑活动。
■姬时 编译
2015年2月的学术期刊《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中刊出了由重庆西南大学邹枝玲副教授科研小组,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Anna Zilverstand博士以及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效初教授联合发表的学术论文《爱情引起的大脑变化——一项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该研究表明,爱情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大脑,这也是首次发现爱情对人类大脑的器质性影响。
心理学家把爱情定义为“渴望进入或者保持与某一特定人的亲密关系的有动力的状态”。而神经生物学家近些年则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fMRI)来研究爱情在人脑中产生的影响。人脑中存在着上千亿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是我们人类大脑中最基础的活动元件。“努力工作”的神经元比“无所事事”的神经元消耗更多的氧气,在它周围就会有更多的“氧合血红蛋白”聚集。在仪器制造的强磁场中,富含氧气的氧合血红蛋白和不含氧气的脱氧血红蛋白的磁化性质是不同的。大脑不同分区的活跃程度就可以通过测量“血氧水平依赖(BOLD)”以及相关的功能连接(FC)和局部一致性(ReHo)准确地一目了然。
邹枝玲副教授的科研小组在重庆西南大学通过互联网和校园广告召集了100名研究对象。这100名参与者被分成了三组:正在热恋中的恋爱组(恋爱时间4到18个月不等);最近刚刚结束恋情,并且还没有开始新的恋爱的分手组(上一段恋情持续的时间为4到39个月,分手的时间为2到17个月);以及从来没有恋爱经历的单身组。这三个分组完全是按照恋爱程度分组,其他因素,比如收入、支出、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均不在分组的考虑之内。所有参与者全部大于18岁且均为异性恋倾向。被研究对象被告知只需要安静地躺在fMRI扫描仪里尽量什么也不想即可。
这项持续了一年半的研究结果显示,恋爱组的左背侧前扣带皮层的局部一致性明显高于单身组和分手组,并且会随着恋爱时间的增长而升高,也会随着分手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这说明,这一区域的局部一致性数值与恋爱中的状态是紧密相关的。同时,双侧尾状核的这一数据在分手组里要小于恋爱组和单身组。随着分手时间的变长,这一数据会缓慢回升,这表明,终结恋爱的状态是受这一数据控制的。对于功能连接的数据而言,对主要涉及到奖赏、动机和情绪调控系统和社会认知系统的大脑区域(包括背侧前扣带皮层,岛叶和尾状核)已经社会认知网络(包括颞顶连接、后扣带回皮质、内侧前额叶皮质、楔前叶和顶叶皮质),恋爱组的数据都大于单身组和分手组。与局部一致性不同的是,功能连接数据会随着恋爱时间的增长而升高,随着分手时间的增长而降低。
在这项试验之前,科学家们曾经尝试过另一种试验。就是在被试者躺在扫描仪里的时候给他们看他们爱人的照片,检测他们看到照片时的脑部活动。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在看见自己爱人的照片时,脑部都会有兴奋的感觉。可是我们不能知道,到底这种兴奋是爱情,还是只是单纯受到某种图像刺激而产生的简单应激反应。所以,在这个实验里,被实验者只是被要求尽量什么也不想。
不可否认,这项试验也是有它的局限性。易变的爱情毕竟不是实验室里面冷冰冰的仪器。我们不能确定这些变化是否是因为恋人们彼此熟悉或者适应而引起的,抑或那只是某种对外宣称的亲密关系。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爱情就是选择最有可能存活下来繁育后代的伴侣而进行的活动。而人类大脑里面因为爱而产生的变化恰恰是反映了人类进行这种活动的本能。人类沿袭着这种本能在生活中寻找能让自己心动(也许是脑动)的爱人。
这项研究是科学界第一次通过切实的证据表明,爱情的确会改变我们的大脑。它揭示了在爱情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而当爱情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又会有一些什么变化。或许之后的某一天,通过改变大脑的某些结构功能,我们让那些心里对亲密关系怀有恐惧感的人群都能体会到爱的感觉,或者科学家们可以帮助失恋的人们尽快走出“阴霾”。像科学家们形容的那样,这次实验让我们明白了爱的基础神经机制。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一个更加浪漫的词语来形容它。(科学传播中心供稿)
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10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4/10/content_433649.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