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广
这时,一只风暴海燕在我们的附近,迎着大潮和狂风,几乎是静止地利用它的举力,轻盈地飘浮在海面上几米高的空中。而另一只海鸥则像箭一般地在相对平静一些的长城湾内划出了一个U形的抛物线,在擦过水面的一瞬间,扑打着翅膀停留了三秒钟,然后成功地将一条白色的鱼叼出了水面。这平时在空中似乎温文尔雅的海鸥,突然之间显示出血腥、残忍的一面。
我们俩已完全陶醉在这壮丽的大潮中。等我们把胶卷全部拍完时,春源这位有着艺术家气质的记者伸出手臂大呼了一声:“我要跳下去! ”我连忙认真地喊起来:“春源,别跳!你不仅属于你自己,你还有母亲、爱人! ”
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不能想象这种想跳下去的感觉的。 1997年夏天,东南极曾发生过这样的事:美国一支跳伞队的三位队员在南极跳伞,几乎同时在冰盖上遇难了,每个人在冰盖上撞出了一个1米多深的凹坑。事故的原因是降落伞没有打开。他们的太太都不能想象会发生这样的事,她们认为她们的丈夫都是身经百战的老跳伞员,跳伞就像从家里走到后花园那样从容。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他们三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联想到前些天电信工程师韩新力的一段感受和春源的表现,我对事故的原因有了新看法。小韩告诉我,他在西海岸悬崖边向下看去,当时风平浪静,十几米深的水下卵石五光十色,水清澈极了,看着看着,他突然有一种想跳下去的感觉。如果不用大脑发出一个动的指令,这种感觉就会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动。也许,跳伞队员为地面的壮美所陶醉,或者忘记打开降落伞,或者如同小韩和春源一样,真的想融入这个自然。极地心理学问题向心理学家提出了新的课题。所幸的是春源和小韩只是说说而已。
摄像机镜头已沾满了海水,嘴唇都是咸的,这时我们终于松了口气,倚靠在礁石上,只用眼睛开始对大潮搜寻。我们希望再一次目睹巨鲸的出现,然而没有这样的幸运了。相反,当一个更大的潮浪席卷而来的时候,浪花已溅到我们的头上。我赶紧拿起器材,待转过身来的时候,我忙惊呼:“春源,快逃! ”身后通往岸边的小礁石已全部淹没在潮水中。这里是半日潮,要想不湿脚,就要在礁石上呆上12个小时,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连想都没想一下,我们便跳入水中赶紧上了岸。这时候,冰凉的脚已经不容忍我们再去抓“精神文明”了。
当晚我拍摄的黑白片冲出来了,38张中只有两张是基本成功的,原因早就清楚了,我在擦镜头时发现镜片上布满了水珠。当时春源安慰我,有的时候这些水珠会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然而事实是意料之中的。我很沮丧。好在他已答应让我分享他拍摄的精彩镜头,当然版权是属于他的。(作者系中科大极地环境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导,著名生态学家)
安徽日报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