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5年06月12日
【中国科学报】熊宇杰:“小宇宙”爆发大能量

■本报记者 杨保国

 

 

这位36岁的年轻教授,回国短短几年,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36篇,并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首届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2015年度Biomatik杰出教授奖”等荣誉。他的“小宇宙”正在爆发强盛的创新能量。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宇杰荣获美国华人化学与化学生物学教授协会颁发的“2015年度Biomatik杰出教授奖”,该奖项每年只颁发两人。

 

这位年轻教授回国短短几年时间,先后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首届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首届“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

 

回国才有归宿感

 

在熊宇杰36年的人生历程中,他的成长仿佛正应了“宇杰”二字——才华卓尔,天下俊杰。

 

早先,熊宇杰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后来在中科大谢毅院士门下攻读硕士、博士。2004年,熊宇杰提前一年获得中科大无机化学博士学位,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做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材料学家夏幼南教授。三年后,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材料与科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在美国工程院和科学院院士John Rogers教授实验室工作。

 

由于突出的科研表现,2009年,年仅30岁的熊宇杰担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首席研究员,并兼任纳米中心管理主任。

 

此时的他已结婚生子,在美国买了房子,工作和生活都顺顺当当。但熊宇杰内心深处却感觉空落落的,找不到“归宿”感。恰在此时,我国启动“中科院人才计划”项目。看到一些优秀人才纷纷回国,熊宇杰也开始思考去留问题。但由于在外多年,他对国内科研形势不太了解,一时犹豫不决。谢毅教授获悉后,建议他先回来看看。

 

“我2010年3月回母校,看到科研条件、发展态势都很好,感到在国内也能做出好成果,就决定回来了。”熊宇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同年年底,他入选中科院“中科院人才计划”,次年3月到中国科大报到,8月入选国家首批“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

 

熊宇杰的科研领域是面向能源问题的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回国后,他立即着手组建实验室和研究组。但这时“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的科研经费还没到位,学校陆续预借了400万元给他购买仪器设备。只半年多时间,实验室初步建成。

 

“科大有一批水平很高的中青年教师,大家合作交流很好,国家投入也多,我的科研进展比国外同事要快得多。”熊宇杰说,对此他有一种“满足感”。

 

交叉合作结硕果

 

有了实验室这个平台之后的熊宇杰更显如虎添翼。不算回国第一年建实验室的时间,仅用三年时间,他就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36篇,其中包括《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先进材料》等国际重要化学与材料科学期刊论文13篇。真可谓“小宇宙爆发”。

 

自认为做研究“并不算刻苦”的熊宇杰,何以在短时间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他告诉记者,“首先是学校支持多,实验室建得快”。其次,得到了学校很多资深教授的支持和指导,经常和谢毅、罗毅这些国际知名学者探讨科学问题,逐步领会到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第三,主要是认识了一批研究兴趣相投的教授,各种合作方向的老师都能找到”。

 

回国后,熊宇杰与江俊、张群、武晓君、宋礼等校内年轻教师交往较多,江俊和武晓君擅长理论模拟,张群等擅长微观过程的先进表征。他们常在食堂用餐或业余时间聊天,擦出“思想火花”,于是就开展“精准制备-理论模拟-先进表征”三位一体的交叉学科合作研究。

 

“尽管我本科学的是化学物理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但对一些原理的理解还是肤浅。与他们经常讨论,不断加深理解,这对我设计材料很有好处。”熊宇杰说,材料设计好后,再请做表征的老师来验证,这样更容易产生设计和验证的方法。采取这种交叉研究,前不久他们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综述论文。

 

“国内科研合作一般比较困难,因为涉及成果排名问题,但科大的学术氛围不错,我们合作得很高效、愉快。”熊宇杰说。

 

平和细心的导师

 

极富亲和力,是作为导师的熊宇杰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

 

读博二的刘东,已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了一篇第一作者论文,目前还有两篇国际论文准备投稿。在他印象中,熊老师平时话不多,但一讨论科学问题,往往滔滔不绝。“他不仅对科研大方向把握的很准,对小的细节也不放过,他总是说细节可能蕴藏着重要的科学问题”。尤其让刘东感到高兴的是,熊老师为人很平和,“从没发过脾气,与他交流比较轻松,敢于大胆说出自己不成熟的想法。”

 

熊宇杰回国当年即开始带研究生,去年毕业的一名博士生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今年又将有4名博士和一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目前在读的十余人,他们都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原创成果不断涌现。

 

说起来,熊宇杰指导研究生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回国头两年,为加快进展,设计实验流程、分析数据、写论文,熊宇杰往往亲力亲为。但后来发现,这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利,于是就花更多时间与学生讨论交流,更多的让他们动手。

 

研究生入学伊始,熊宇杰都要与他们一一面谈,了解其兴趣爱好,然后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介绍相关前沿文献让他们研读。课题开始简单,等做出成果、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增强后,逐步加大难度。

 

熊宇杰和学生们交流、互动有一个规定安排,叫“两会”——每周一、周三上午是一对一的见面会,每次安排4~5名同学依次面谈,及时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展,讨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组会则是安排在每周二晚上,所有研究生一起参加,一次4~5人依次用PPT做报告,介绍自己课题的背景、研究进展、潜在的问题等,然后大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熊宇杰每次都参加讨论,点评报告,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因为做好学术报告是今后从事学术研究的必备素质”。

 

英文论文写作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验成果出来后,熊宇杰讲清写作思路和框架,尽量让学生拿初稿,然后他来修改。“尽管改起来很费时间,有的甚至要改几十稿,但对培养国际化人才很有必要”。

 

《中国科学报》 (2015-06-12 第5版 人物 头条)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5/6/301047.shtm

  • 08.19
  • 08.10
  • 08.08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