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5年07月20日
【江淮晨报】好用不贵 机器人未来更讲“性价比”
晨报专访RoboCup2015大会主席陈小平:本次大赛首倡“低成本”
 
  机器人的世界里,也有“明星”,它们技艺过人,但也身价不菲。活跃在机器人世界杯赛场上的常胜“明星”,背后是动辄数万元的造价和数十人的研发团队。

 

昨天,在接受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采访时,RoboCup2015大会主席、RoboCup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小平表示,在今年的比赛中突出“创新”,除了让这些机器人“明星”争金夺银之外,还首次新增“低成本”项目,并增设机器人“精确测试”,以解决机器人产业化中“高成本”、“人工检测过慢”的两大难题,促使机器人走下“奢侈品”的神坛,为大规模产业化提供铺垫。

 

谈成本

首倡低成本,让机器人走下神坛

 

来自中国科大的明星机器人“可佳”,参加的是服务机器人组的比赛。

 

今年的赛场,布置成了房间的模样,还有两个“限高”装置。“这个高度在比赛中是随机的,就看机器人能不能自己判断好,从而避免撞上。”陈小平说。

 

对于这些赛场的难点,“可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安装了一个三维取景设备,让可佳可以穿越障碍物,实现避让。”

 

“机器人世界杯到了第19年,比赛的项目都是多年延续的传统,每一年又结合当下的技术需求,设计一些新的变化。”陈小平说,今年在服务机器人比赛的规则上,就提高了机器人对于人的姿态识别能力,降低了已经趋于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分值。“另外,今年人形机器人比赛中,还要在不同质地的地面上行走,测试适应能力。”

 

大赛首次设置“低成本可移动平台”项目,对参赛作品的“成本”做出要求。“我们要求硬件造价不超过1.5万元,向产业化发展,降低成本是必须的。”陈小平说,“挑战新难度,是每一年机器人世界杯都在尝试的。我们希望能通过比赛的进步,来推动技术研究的进步。”

 

谈产业

新增“精确测试”,为大规模生产铺垫

 

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变化在于,今年的赛场上安装了12个摄像头,组成了一个运动捕捉系统。陈小平说,这套系统可以捕捉机器人的行为,从而对它进行精确测量。

 

“以前比赛的时候,对服务机器人只有定性测量,比方说,‘这个杯子它有没有抓住?’”

 

陈小平说,机器人产业化迹象逐渐明朗,在今年的机器人世界杯首次增加“服务机器人精确测试”项目,也是顺应产业化发展方向。“这对机器人产业化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对机器人的行为精确的测量,那我们对机器人的观察、性能的评价,都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目前来说服务机器人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厂一年生产10万台机器人,肯定需要工业化检测手段。然而现在我们检查一个机器人是不是合格,要几天甚至几十天。如果这个瓶颈突破不了,机器人产业化就无从谈起。”

 

陈小平说,针对上述问题,科大联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与欧盟第7框架项目协作,自主研发服务机器人性能检测系统,并完成了首批实验测试。今年的机器人世界杯上,“可佳”也将展示这一技能。“拥有自检功能的机器人,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完成交代任务,自证合格,不用再‘假手于人’。”

 

谈技术

服务及特种机器人项目,中国掌握领先技术

 

从仿真2D、3D的屏幕上竞技,到小型组、中型组、类人组的绿茵拼杀,在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中,足球类是最具观赏效果的一项。

 

事实上,现在的机器人世界杯,在早年的名字就是“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现在的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项目都是后来才有的。

 

“当时对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当时就通过足球比赛来探讨一些技术,比如运动、灵活度、感知能力。”陈小平说,2003年开始增加了救援机器人项目,2006年开始增加服务机器人项目。这两项比赛的分量逐渐加重,比赛的名字也改为机器人世界杯。

 

“足球机器人系列项目,是针对核心技术、基本技术;救援是在复杂、困难的环境下对幸存者搜救,服务机器人是设想机器人进入室内环境服务。”陈小平说。

 

在机器人世界杯的赛场上,中国科大、浙江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代表队都曾斩获金牌。那么,在这种世界级的较量中,“中国智造”到底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小平表示,在工业机器人应用方面,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基本成熟,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由于核心部件的制约,中国还处于起步期。不过,机器人世界杯主要侧重的是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这也是当下机器人科研和产业竞争的焦点。

 

“在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方面,中国和世界发达水平的差距并不大,甚至某些方面是领先的。”陈小平表示,中国在软件、智能化方面有优势,而差距体现在硬件方面,但是服务机器人上硬件差距对机器人性能的影响很小。

 

谈比赛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化是机遇,世界杯明年移师德国

 

“以往比赛在国外,中国派出的队伍在10支左右。今年在合肥举办,我们作为主办国,有来自30多个大学的40多支队伍参赛。对于这些大学的实验室、研究人员都是很好的机会,可以把自己的成果拿出来同场竞技,对于这些实验室的科研是很好的促进。”陈小平说,机器人世界杯在合肥举办,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化也是极好的机遇。“企业现场展示,还可以和参赛队伍直接交流。企业有技术缺口,到赛场一看,说不定能发现某个团队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可以洽谈合作。”

 

此外,今年机器人世界杯还首次举办产业峰会。“产业峰会在国内很多,但在国际上较少,我们今年请来了很多一流的科学家、企业家来到合肥,探讨机器人产业。”陈小平说。

 

“机器人世界杯,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领域的团队集中在一个地方,这对于机器人研究、教育、产业化都很有意义。”陈小平透露,机器人世界杯每年一届,亚洲、欧洲、美洲轮流申办,明年,这项比赛将移师德国。

 

江淮晨报2015-7-20 晨报记者 于巧妮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5-07/20/content_119838.htm

  • 08.19
  • 08.10
  • 08.08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