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媒体关注

2015年07月24日
【江淮晨报】“创业那么美,我们也想试一试”

科大博士留肥创业;40岁大学教授让3D打印技术走进中小学课堂 

 

晨报讯 别人刷微博、玩微信朋友圈,科大物理博士却从中发现了与原子分子碰撞原理相似的地方;高大上的3D打印技术,大学教授能让它走进中小学课堂。在浓浓的创业氛围下,这些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创业传奇”正在合肥这座城市中上演着。

  

在原子分子和社交媒体间发现共通点

  

“每个微博账号其实就是一个原子或分子,人们相互关注就是原子之间在相互碰撞。那些‘大V’就是一个个活跃的分子。”从核物理到专注社交媒体数据开发,朱旭琪的转变让人咋舌,但是他很顺利地找到了二者的相通之处,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业之路。

  

 1999年,他在中国科技大学读核物理专业,随后的硕士和博士阶段以分子、原子物理为研究方向。在大学实验室里,他就有些“另类”。“别人做实验,我用计算机帮他们模拟实验过程。”2008年,在省教育厅牵头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朱旭琪和四个小伙伴的团队崭露头角,一举获得金奖。他放弃了家人为他安排的安逸工作,以及北京上海企业抛出的橄榄枝,带着自己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梦,在合肥“孵化”出了自己的公司。

  

社交媒体数据开发的No.1

  

在朱旭琪会议室的小黑板上,写着多家企业、媒体的名称,“这些都是我们近期的客户。”他毫不夸张地说,“在社交媒体数据的开发方面,我们可以做到全国的No.1,公司业务也呈几何式的倍增。”2014年底,学堂互动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新媒体指数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微信、微博、客户端“两微一端”新媒体大数据平台。目前,公司和多地的政府部门,上海交大、清华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高校,以及各类企业合作,做起大数据开发、应用和科研,做专业的社会媒体大数据解决方案服务商。

  

当初合作的五个小伙伴中,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了,“队员可以走,但是团长不能离开。”如今,他有时也会羡慕那些离开的人,有人去做了高校教授,有人去当了技术骨干,甚至还有人到外企当高管。而他的同学中甚至有人投身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师的门下,为获诺奖的项目作出贡献。而更多时候,他还是乐呵呵地在合肥做起了东道主,在他们回来时一起谈论自己的梦想。

  

浓厚创业氛围让大学教授也走出校园

  

这些年,合肥这座城市的创业氛围让很多人蠢蠢欲动,连一直埋头科研的大学教授都走出了实验室。

  

今年40岁的刘利刚是受人尊重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百人”机会成员,从事的也是“高大上”的数学方面的研究。而创业如此美丽,他也想试试。去年,首次创业的他相中了热门的3D产业,注册了合肥阿巴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位于高新区的中科大先研院。

  

如今,3D打印技术已不再陌生,而刘利刚公司有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呢?刘利刚教授解释说:“市面上大多数的3D打印公司是在卖设备、卖材料,而我们主攻软件开发,也就是把想法变成模型的过程。”而这一块,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但是,这与他的老本行密切相关,当然也就成了他们的强项。

  

 3D打印技术将走进中小学课堂

  

除了软件,刘利刚的公司还有一项职责——培训。作为老师出身的他,在开办企业的同时也不忘教书育人。

  

他们的培训班自2014年2月至今已经开设了15期,每期持续15天。采用精英式的小班教学模式,培训了近80位学员。在培训教室里记者注意到,学员们已经能够自行组装打印机套件,打印出可爱的小兔子、水果等成品。这些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如马来西亚。学员行业分布也十分广泛,有机械设计师、老师、自由职业者等。合肥学院数学系教授谢进也是培训班的一员,他告诉记者,此次参加学习的目的,就是想将此项技术引入大学中并开设3D打印专业。

  

今年阿巴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与位于庐阳区的红星路小学、第十九中学建立“试点”,在今年9月底将建成创新创客实验室,他们会专门培训老师和制定成套教材。目前已经设计出14个软件,还将继续开发出更多的软件打印成品提供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和型的认识,让3D打印技术走进中小学的课堂,更加大众化。”

  

当下,合肥的创业氛围越来越浓厚,刘利刚说,“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想闯一闯。”

  

江淮晨报2015年7月24日 记者 琚园园 实习生 丁晓燕
http://epaper.hf365.com/jhcb/html/2015-07/24/content_121055.htm

  • 08.21
  • 08.19
  • 08.10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