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平台——安徽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厅里,针对古代木质结构建筑消防安全进行的一次预演,展示了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机构用高科技探索如何更好为古建筑织就一道“防火网”的新成果。
“细水雾灭火技术是通过粒径极小的雾滴,产生很强的气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从而达到灭火效率高,又对环境无污染的目的,同时还对火场内的烟气具有显著的洗涤与冲刷作用,提高火场的能见度,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的灭火救援。”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汪箭教授说。
除此之外,红外线探测、个性定制的古建筑消防系统方案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现实中得以运用,这些手段不仅仅着眼于防火和及时有效的“灭火”,还着眼于“科技与人文相结合”,充分考虑了游人的安全和藏品的保护,从而更好地保护这些穿越千年的古代建筑。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23座历史文化名城、252个名镇、276个名村、3744个古村寨,基本都是木结构和木土砖混合结构建筑,消防安全面临重大压力。为此,国家文物局2014年启动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百项工程。
安徽省文物局局长何长风表示,安徽境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数量占了一半以上,但文物建筑的消防设施配置缺口很大,多数文化建筑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将会导致无法弥补的灾难性损失。
据统计,2009年以来,中国文物古建筑发生火灾逾1300起,生活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占了37%居首位,电气原因占了21%,其他原因依次为放火、玩火、吸烟以及雷击。
目前,中国已颁布施行消防技术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达250多项,然而还没有古建筑消防设计的国家规范。
位于黄山脚下安徽黟县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60%以上都是老房子,其中明清时期古民居有158幢,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据悉,目前宏村开启了“个性化”、“量体裁衣”的消防方案,投资逾3000万元,共涉及村中270余栋建筑,选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实现了对宏村古建筑的全覆盖保护。
“中国古建筑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南、北、东、西差异很大,环境和结构的不同都对消防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性化的消防方案设计能够更加准确地辨识火灾危险源,更周密地提高古建筑消防保护水平。”安徽省消防总队总工程师薛亚群说。
新华网2015年8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8/19/c_1116309944.htm
更多媒体报道请关注中国科大新闻网
【新华网】中国科技大学:128名贫困生获得救助
【人民日报】学霸和他们的“田螺姑娘”
【羊城晚报】与中科大共建量子计算实验室 阿里云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研制量子计算机
【人民日报】中国科技大学实现分子纳米尺度的化学识别
【新华网】中国探索用高科技手段为古建筑织就“防火网”
【光明日报】激光:小身材大作为(科技史话)
【新华网】中国科学家首次成功研制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
【燕赵都市报】“牛孩”的中科大少年班之路
【科技日报】百度联手中国科大打造“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大与百度推出“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大在国际上首次研制成功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
【安徽日报】中科大首次成功研制高维固态量子存储器
【中国新闻网】中科大与百度推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
【科技日报】中科大增加贫困地区招生指标 录取农村生占新生总数近26%
【安徽日报】“大学生创业家成长计划”启动
【光明日报】中国科大农贫地区新生超1/4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大增加贫困地区招生指标